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央行正加緊出臺金融業數據跨境流動合規指南
          • 2024年11月22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不斷釋放出數字經濟最新政策信號。在11月21日舉行的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數據治理”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透露,正加緊出臺促進和規范金融業數據跨境流動合規指南,在金融數據跨境流動領域將給予金融機構更加清晰的引導。

          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不斷釋放出數字經濟最新政策信號。在11月21日舉行的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數據治理”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透露,正加緊出臺促進和規范金融業數據跨境流動合規指南,在金融數據跨境流動領域將給予金融機構更加清晰的引導。

          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在同日舉行的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分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介紹,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產業體系逐步完善,企業數量已超過4500家,智能芯片、開發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同時,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加快布局,云算智算超算等協同發展,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名。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加快推進,5G基站超過400萬座。此外,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累計培育421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72家中國企業入選全球燈塔工廠,占全球42%,有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張云明表示,要堅持創新驅動,圍繞算力、算法、數據等技術,加大創新攻關力度,推進軟硬件適配,構建從智能芯片、到算法框架、到大模型的全棧式產業鏈,加快大模型技術迭代和產品升級。堅持應用推動,以人工智能+制造為重點,推動產業務實合作,共同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研發設計、中試驗證、生產制造等工業場景應用,提升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水平。

          當日,在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發布的《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藍皮書中,人工智能也是關鍵詞。《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顯示,中國已建成近萬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在90%以上的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中,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得到應用。

          《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明確,人工智能技術領域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創新活力和競爭態勢,中美兩國繼續領跑人工智能。美國在頂級人工智能大模型開發、投入以及商業化應用等方面保持領先,中國在人工智能創新潛力和市場規模等方面呈現優勢。

          不斷完善數據跨境管理體系

          隨著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數據的產生、存儲、處理越來越不受地域限制,數據跨境流動成為常態,如何有效地保障數據跨境流動安全,實現發展與安全的平衡,是重點也是難點。

          李偉在當日舉行的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數據治理”分論壇上介紹,正在加緊出臺《促進和規范金融業數據跨境流動合規指南》,期望就金融數據跨境流動給予金融機構以更加清晰的規則指引。

          李偉表示,金融業作為典型的數據密集型行業,在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正經歷著深刻變革,金融數據跨境流動需求快速增長。“我們希望在合法合規的框架下,進一步便利金融數據跨境流動,為金融機構跨境展業掃除障礙。”李偉說。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數據管理局數據安全監管處副處長薛飛介紹,3月出臺實施的《促進和規范數據跨境流動規定》,對安全評估、標準合同等制度的施行和銜接作出調整和優化,放寬了數據跨境流動條件,收窄了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范圍。從實施效果看,出臺《規定》以促進數據跨境流動的預期目標基本實現。

          例如,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平均用時大幅縮短。今年以來,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用時持續下降,平均用時目前已降至不到30個工作日。

          薛飛表示,國家網信辦將緊跟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強化政策供給,不斷完善數據跨境管理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持續優化數據出境管理工作機制,加強與各地、各部門協同聯動,推動各項政策措施高效實施,指導幫助在華企業合規有序開展數據跨境流動,支持企業服務全球市場。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