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中央政治局研究經濟形勢 傳遞三個有力信號
          • 2024年07月31日來源:中國新聞網

          提要:觀察認為,“積極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進一步做好保交房”“創造條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資平臺債務風險”“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等表述,折射出中國在以政策給力和改革發力“雙輪驅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將繼續緊盯重點領域,守住風險底線。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傳遞出三個有力信號。

          一是改革發力。

          作為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后召開的首次政治局會議,改革議題被置于顯著位置。

          在提醒“下半年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很重”的同時,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以改革為動力促進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及時推出一批條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舉措。

          在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看來,當前中國經濟“固本培元”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打好政策“組合拳”,改革自然不能缺席。

          如面對新舊動能轉換陣痛,《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并作出一系列細致部署。此次政治局會議則提及“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其中明確提出“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暢通落后低效產能退出渠道”等表述。

          管濤認為,完善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健全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體制機制,這在短期內可以培育新動能,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中長期可以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他看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將賦能中國經濟長期向好。

          二是政策給力。

          在上半年加強宏觀調控的基礎上,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工作提出更高標準: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也給出更精準要求:經濟政策的著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

          提振消費是眼下中國擴內需重點。盡管上半年消費市場總體保持增長態勢,但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司長于建勛直言,中國居民消費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部分大宗消費波動不穩。

          圍繞擴內需、促消費,“更加給力”的政策已經出臺。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日前聯合發文,安排3000億元人民幣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表示,此舉能夠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有利于推動耐用消費品消費增長,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等重點領域消費;同時也順應中國制造業逐漸進入補庫存階段的周期規律,強化制造業投資擴張內在動力。

          政治局會議還提出,要加強逆周期調節,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快全面落實已確定的政策舉措,及早儲備并適時推出一批增量政策舉措。這意味著下半年更多給力政策有望陸續出臺。

          三是戰略定力。

          政治局會議坦陳“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亦不諱言中國經濟面臨“發展中、轉型中的問題”,但對于一些重大事項仍保持戰略定力。

          此次會議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的態度一以貫之。“落實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推出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舉措”等承諾,亦得到重申。

          堅定擴大開放的中國,對外資仍是機遇。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松認為,企業通過尋找自身結構性機會,在中國市場增長潛力可達10%甚至20%。

          一些需要持續打起精神提防的風險點,亦在政治局會議上被再度提及,并得到針對性部署。

          觀察認為,“積極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進一步做好保交房”“創造條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資平臺債務風險”“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等表述,折射出中國在以政策給力和改革發力“雙輪驅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將繼續緊盯重點領域,守住風險底線。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