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貨幣政策工具多箭待發
          • 2024年01月10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未來針對“三大工程”或創設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此外,為配合地方政府化解債務風險,央行有可能創設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必要時提供應急流動性。

          時隔十個月重新投放抵押補充貸款(PSL)3500億元,人民銀行披露的這一舉措為2023年精準有效的貨幣政策操作畫上句號,也為2024年貨幣政策操作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談及2024年貨幣政策,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說,人民銀行將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從總量、結構、價格三方面發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貨幣金融環境。

          業內人士分析,人民銀行將強化總量型與結構型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必要時會創設新工具。當前貨幣政策“工具箱”較充足,并有望繼續得到充實,一季度是政策適時發力關鍵期。

          總量政策將適時發力

          2023年兩次降準接力強化政策支持效應、靈活投放中期借貸便利(MLF)保障中長期流動性合理供給、持續增強貸款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明顯改善。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1.58萬億元,同比多增1.55萬億元。

          為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2024年總量政策應如何做到靈活適度、適時發力?綜合當前經濟形勢和信貸投放等因素判斷,擇機降準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新近公布的2023年1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仍處于50%以下,這是該指標連續3個月位于收縮區間。“回顧歷史可以看到,一旦PMI連續3個月低于榮枯平衡線,貨幣政策做出反應的概率就會顯著增加。”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

          適時降準也可“護航”信貸投放,穩固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降準釋放的低成本、長期限資金可支持2024年一季度政府債發行以及銀行信貸投放。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在2023年12月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后,若2024年一季度以降準操作配合,將有助于降低銀行負債成本。

          著眼于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調配合,增強宏觀政策取向的一致性,適時降準的必要性也有所加大。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后續特別要運用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組合。

          此外,專家表示,過去幾年,我國并未實施強刺激政策,貨幣政策加大力度的空間依然較大。當前我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下調空間。

          結構性工具創新可期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未來一段時間金融領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這方面,結構性貨幣政策有很大用武之地,更多創新工具將躍然而出。

          鄒瀾表示,要進一步提升貨幣信貸政策引導效能,緊扣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重點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務好高質量發展。

          應用好存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題中之義。“近年來,人民銀行創新推出17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向特定金融機構、行業或領域精準投放流動性,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董希淼說。

          王青認為,接下來除了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綠色貸款等會持續高增長之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房地產行業的支持力度有望加碼。

          在加力實施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和房企紓困專項再貸款的同時,不排除2024年一季度增加額度,乃至推出新的定向支持工具的可能性。

          除五篇大文章以外,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三大工程”也需要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支持。

          人民銀行8日披露,2023年新增抵押補充貸款額度5000億元,為政策性開發性銀行發放“三大工程”建設項目貸款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未來針對“三大工程”或創設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此外,為配合地方政府化解債務風險,央行有可能創設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必要時提供應急流動性。

          價格型工具料獲倚重

          2023年以來,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和MLF中標利率分別累計下降20個和25個基點,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降20個和10個基點,引導主要銀行多批次下調存款利率……多項政策發揮合力,有效推動了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

          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LPR改革效能不斷釋放,市場普遍預計,2024年新一輪降息進程或逐步開啟。

          一方面,經濟修復仍待有效需求實質性回升,引導融資利率下行已“箭在弦上”。

          在明明看來,雖然2023年末國有大行和股份行紛紛下調存款掛牌利率,一定程度上為金融讓利實體提供了更多空間,但考慮到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傳導至實體融資成本下行仍存時滯,短期內有必要通過調降政策利率引導廣譜利率快速下行,提振經營主體的投資需求。

          在低通脹背景下,我國實際利率較高,也為降息提供了一定空間。業內人士認為,隨著CPI同比增速下降,前期降成本工具的成效也被較多對沖,尤其是2023年10月以來CPI同比增速轉負,為降息提供了空間。

          另一方面,考慮到中美實際利率走勢背離,預計2024年海外因素對我國貨幣政策的掣肘將進一步弱化。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