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項目促消費興產業 奮力實現經濟“開門紅”
- 2024年01月09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2024年伊始,各地抓項目、促消費、興產業動作頻頻,既攻堅“開門紅”,又著眼“謀長遠”。專家表示,各地工作目標思路進一步明確,將為全年經濟穩定增長打下良好基礎。
重大項目開工多點開花,持續發揮投資拉動作用;促消費活動越來越“走心”,搶抓傳統消費旺季機遇;多地提出具體目標和務實舉措,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4年伊始,各地抓項目、促消費、興產業動作頻頻,既攻堅“開門紅”,又著眼“謀長遠”。專家表示,各地工作目標思路進一步明確,將為全年經濟穩定增長打下良好基礎。
掀起重大項目“開工潮”
63個重大項目在各區、管委會、重大片區開工,總投資1152億元——2024年首個工作日(1月2日),廈門市組織新年“開門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
“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把項目牢牢抓在手上,以新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為契機,搶抓當前有利時機,上足施工力量,立體交叉推進,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全力促使項目加快建設,高水平打造標桿項目。”廈門市委書記崔永輝說。
開年就是開工。新年第一周,多地掀起重大項目“開工潮”。僅1月2日這一天,全國就有江蘇、安徽、陜西、河南等省份舉行重大項目開工儀式,省級主要領導均到場見證、助陣。
在項目建設“拉滿弓”的同時,資金保障也在蓄力:近期已有逾10地公布一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根據財政部發布的一季度國債發行計劃表,2024年首次國債發行定于1月10日開展。此外,2023年增發的1萬億元國債擬結轉2024年使用5000億元。
記者注意到,多地在部署新一年經濟領域重點工作任務時均強調要發揮投資拉動作用。
如,安徽省提出,以先進制造業投資為重點,聚焦新基建、交通、水利、城市更新等領域,推動項目早開工、早竣工、早投產、早納統、早見效。河南省積極發揮投資資金拉動作用,提出搶抓國家新增政策性資金等機遇,第一時間轉發下達增發國債項目投資計劃,努力形成更多投資量、實物工作量。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是2024年穩增長重要抓手,預計2024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回升至4.9%。”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認為。
搶抓傳統消費旺季機遇
1月5日,第40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開幕,“冰城”獨有的公休日為哈爾濱旅游火爆出圈再添一把火。
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哈爾濱市累計接待游客超3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近60億元,雙雙達到歷史峰值。同程旅行發布的《2024元旦假期旅行消費報告》預計,哈爾濱旅游熱潮將延續至春節假期。哈爾濱一躍成為“頂流”顯示了當前文旅消費的活力與潛力。
隨著春節假期臨近,多地搶抓傳統消費旺季機遇。如,東莞市近日印發《關于春節前后暖工穩產促消費的若干措施》明確,市級零售業消費券、餐飲消費券、住宿消費券擬在春節期間發放;2月10日至2月24日,除了因保護文物和古建筑需限流的景區,東莞國有A級旅游景區免門票。
據“甘肅發布”消息,2024年春節假期及元宵節,鳴沙山月牙泉、玉門關遺址、雅丹世界地質公園免費向游客開放。減免門票,把客人引過來;創造場景,讓客人買起來。南京市會展業正積極創造更多消費場景,即日起至春節前夕,多個消費類展會將在南京舉辦。其中,1月19日-2月5日將舉辦年貨購物節暨南京(全國)春節食品商品交易會,有望吸引廣大消費者把來自全國各地美味“端上”自家年夜飯餐桌。
從各地的工作謀劃看,推動消費持續恢復是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南省日前發布的《推動2024年第一季度經濟“開門紅”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落實國家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鼓勵各地對家用電器、智能電子產品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四川省提出,推動消費持續恢復,開展“消費促進年”系列活動,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表示,隨著政策舉措逐步落地顯效,經濟穩步向好,相信2024年會有更多消費新亮點涌現,為消費恢復和擴大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恢復和產業升級關鍵期。細看多地工作部署,“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已成為共識。
浙江省今年提出,聚焦聚力建設浙江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百千萬”工程,大力發展壯大數字經濟,促進制造業集群式、高端化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江蘇省表示,將著力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把產業科技創新作為主攻方向;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推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和數字化、服務化轉型,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先發展,積極布局發展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多地已推出系列務實舉措。湖南省日前印發《湖南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該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工作原則和主要目標,并確定了“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鞏固延伸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的時間表、任務書和路線圖。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表示,經濟要實現高質量增長,需從傳統要素投入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通過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來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不僅能實現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還能持續地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未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或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根據‘十四五’規劃中的目標,2025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升至17%。”荀玉根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