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央行大規模加量續作MLF 年內仍有降準可能
          • 2023年11月16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劉琪

          提要:11月15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對沖稅期高峰、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短期因素的影響,同時適當供應中長期基礎貨幣,中國人民銀行開展495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和1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操作利率分別維持1.8%、2.5%不變。

          11月15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對沖稅期高峰、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短期因素的影響,同時適當供應中長期基礎貨幣,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開展495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和1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操作利率分別維持1.8%、2.5%不變。

          鑒于當日有4740億元逆回購及8500億元MLF到期,故央行全口徑實現凈投放6210億元。值得關注的是,面對年內最大規模的MLF到期量,央行開展14500億元MLF,MLF凈投放達6000億元,創年內新高。

          對于本月MLF大幅超額續作,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有多方面原因。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0月份以來特殊再融資債密集發行,萬億元國債預計于11月中下旬啟動發行,年內國債和地方債發行量較大,信貸投放也有較大資金需求,中長期流動性仍面臨較大壓力。MLF大幅超額續作有助于強化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協同,為寬財政、寬信用營造良好的環境。

          “10月份以來資金面持續收斂,市場預期不穩,資金利率等快速上行,位于相對高位;同時11月15日的8500億元MLF到期,規模為年內最高,且即將進入資金市場跨年階段,市場主體流動性需求會明顯上升,中期流動性偏緊。考慮到MLF余額、到期壓力以及政府債加快發行和稅期高峰等造成的流動性缺口,需要通過MLF大幅超額續作來緩釋資金面壓力,平穩市場預期,避免流動性分層加劇和資金利率的大幅波動。”溫彬表示。

          從短端利率來看,中國貨幣網數據顯示,11月3日以來,DR007(銀行間市場存款類機構7天期回購加權平均利率)逐步上行,從1.7564%升至11月14日的2.0414%,表明資金面呈現偏緊態勢。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談到,受信貸投放保持高水平、用于置換各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特殊再融資債券大規模發行等因素影響,10月份以來市場利率繼續上行,其中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月均值已升至MLF操作利率水平之上,達到2.52%,較9月份均值上升9個基點;進入11月份以后,均值水平進一步升至2.57%。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持續高于MLF操作利率,會直接增加銀行對MLF操作量的需求。

          從操作利率來看,自8月份由2.65%下調至2.5%后,MLF操作利率至今保持不變。溫彬認為,一方面年內已進行兩次“降息”,經濟基本面整體延續改善,11月份金融數據也超出預期,短期內政策利率無進一步下調必要;另一方面,當前匯率仍承壓運行,為保持匯率穩定,防止超調風險,MLF利率不變也是最優選擇。

          “鑒于11月份MLF操作利率不動,加之政策面正在引導銀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以及存量首套房貸利率較大幅度下調,銀行凈息差承壓,報價行降低LPR報價加點動力不足,預計11月20日兩個品種的LPR保持不變的可能性較大。”王青表示。

          同時,王青預計12月份MLF還會持續大幅加量續作。綜合考慮接下來信貸投放、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及增發國債帶來的流動性需求,以及從優化銀行流動性結構、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等角度考慮,盡管近期MLF連續大規模加量續作,但年底前還有可能再次降準。

          同時,仲量聯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由于降準可以更好地降低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和凈息差壓力,促進金融從總量、價格和結構上進一步持續支持實體經濟,四季度降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仍相對高于降息。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