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開放腳步不停 吸引外資政策加力顯效
          • 2023年10月20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隨著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中國將繼續發揮產業體系完備、基礎設施完善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保障外資企業及跨國公司在華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外商投資,中國吸收外資水平有望繼續提升,并將為外商投資帶來更多發展機遇,成為全球跨國投資的重要穩定器。

          10月18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京會見蘋果公司CEO庫克。這是庫克今年第二次到訪中國。今年以來,眾多跨國公司高管密集訪華。他們普遍認為,中國市場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將持續加碼在華投資、深耕中國市場。

          王文濤表示,中國將堅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市場準入,致力于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歡迎跨國公司共享中國市場紅利,實現共贏發展。

          外資深耕中國

          今年以來,不少外商用實際行動持續擴大在華投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化學品市場以及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德國化工龍頭企業瓦克化學總裁兼CEO賀達說。1993年,瓦克化學在中國設立銷售代表處,積極進入中國市場。在過去30年間,中國已成為瓦克化學最大單一市場。

          今年5月,瓦克化學南京基地順利完成乳液及膠粉產能擴建。9月,瓦克化學宣布張家港基地功能性硅油、有機硅乳液和有機硅彈性體凝膠等生產線產能擴建,擴建項目計劃投資約1.5億歐元。賀達表示,瓦克化學將繼續擴大中國生產基地產能。

          就在今年國慶節前夕,由路易達孚集團、東凌控股集團、海大集團三方合資投建的富凌食品科技產業園,在廣州南沙舉行開業儀式。這是近期繼采埃孚廣州技術中心、松下電子第四工廠、奧托立夫廣州新工廠等項目后,在廣州開工開業的又一個重點外資項目。

          9月8日,松下電子材料(廣州)有限公司新增的第四工廠在黃埔區開工投產,達產后可將松下電子材料總產能提升到原有的1.3倍,帶動未來五年保持年均10%的銷售增長。

          根據商務部數據,1-8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3154家,同比增長33%;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471.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1%。

          穩外資政策陸續落地

          普華永道10月17日發布《在華跨國企業高管洞察:品牌增長的挑戰與機遇》調研報告。調研發現,大部分受訪在華跨國企業一如既往看好中國市場,市場規模、經濟增長和消費者認可是吸引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持續投入品牌建設的三大關鍵因素。

          我國不斷加大對外商投資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堅定了外資企業信心。上述報告認為,近期《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等紛紛發布,超過半數受訪企業認為,近期頒布的外資促進政策有利于提振企業投資信心。

          除了政策支持,今年以來,商務部等政府部門持續完善與企業的常態溝通交流機制,及時回應企業關切。7月5日,王文濤主持召開外資企業圓桌會時明確,商務部將在現有常態化交流機制基礎上,升級建立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據記者不完全統計,7月5日以來,商務部至少組織召開了7場外資企業圓桌會,包括政策解讀溝通專場外資企業圓桌會、阿聯酋企業圓桌會、日資企業圓桌會議等。

          取消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

          10月18日,我國宣布了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在“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行動方面,提及將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專家表示,此舉再次釋放了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關鍵信號。

          “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有利于吸引外資進入制造業領域,并促進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動中國制造業做大做強,也向世界表達了中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高瑞東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副院長藍慶新表示,未來我國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進外資量增質優發展,讓在華外資企業有更明顯獲得感。

          藍慶新建議,要深化制度型開放,以自由貿易試驗區升級建設為契機,對接國際高標準投資規則,建立各部門各區域相互協調、有利于外資發展、更好地保障外資合法權益的制度體系,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公平化、宜商化的一流國際營商環境。同時,要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提升外資服務水平和能力,在落實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準入后的外資國民待遇,切實做到準入又準營。此外,要提振外商預期。著力實施擴大需求措施,擴大市場消費規模,提升消費層級,提振外資在華“賺錢效應”預期。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隨著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中國將繼續發揮產業體系完備、基礎設施完善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保障外資企業及跨國公司在華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外商投資,中國吸收外資水平有望繼續提升,并將為外商投資帶來更多發展機遇,成為全球跨國投資的重要穩定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