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引領發展 激活服務貿易新動能
- 2023年09月05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9月2日,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專家表示,擴大和深化服務貿易合作具有系統性全局性的意義,作為國際貿易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貿易仍然具有巨大發展潛力。中國將堅持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服務業開放水平。以創新引領發展,不斷激活服務貿易新動能。
9月2日,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專家表示,擴大和深化服務貿易合作具有系統性全局性的意義,作為國際貿易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貿易仍然具有巨大發展潛力。中國將堅持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服務業開放水平。以創新引領發展,不斷激活服務貿易新動能。
服務貿易發展潛力巨大
本屆服貿會以“開放引領發展,合作共贏未來”為主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此前介紹,本屆服貿會參展企業規模擴大。參展企業國際化、專業化水平提高。59個國家和24個國際組織設展辦會,總數比上屆多12個,整體國際化率超過20%。
“服貿會是服務貿易領域重要的綜合性展會,是中國服務業擴大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對于促進全球貿易發展繁榮和世界經濟復蘇,都具有重要意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斌說。
專家表示,中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邁出新步伐,發展質量穩中向好,區域布局更趨協調,國際合作進一步深化,創新發展平臺加快建設,制度性開放穩步擴大,已成為推動外貿增長,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力量。
商務部黨組副書記、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介紹,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占中國GDP的比重達到了56%,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為66%;服務業利用外資占到國家全部利用外資的70%;去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了8891億美元,同比增長8.3%,已經連續9年成為世界第二。
服務貿易是國際貿易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貿易仍然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當前推進服務貿易發展正面臨著新的機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認為,疫后的防控措施改善有助于服務貿易恢復性增長;數字技術的革命為服務貿易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新動力,信息技術革命與產業變革持續推進,經濟全球化進入數據驅動新的階段;服務貿易規則的制定取得了新的進展,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數字貿易成為貿易增長新引擎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貿易正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和未來貿易增長的新引擎。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數字貿易發展。”商務部部長助理陳春江表示,2022年中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額達2.5萬億元,同比增長7.8%。跨境電商進出口額2.1萬億元,同比增長9.8%。今年上半年,中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1.36萬億元,同比增長12.3%。
此外,近年來,我國扎實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介紹,一方面,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實力顯著增強。截至7月底,5G基站累計達到305.5萬個,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達21.48億戶,IPv6地址資源總量位居全球第一。另一方面,重點數字產業不斷發展壯大。1-7月,我國軟件業務收入6.46萬億元,信息技術服務收入4.30萬億元,云計算、大數據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6.2%。信息通信技術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數字全球化以更低的成本在鏈接全球消費和生產,推動全球合作創新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工業經濟學會會長、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小涓表示,中國數字產業參與數字全球化有較強的競爭力,要積極參與進程,提高貿易投資和創新合作的效率,并且創造新的模式。
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
專家表示,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將持續擴大服務業自主性開放,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推進服務貿易高水平便利化。
王受文表示,商務部將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加快出臺全國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形成中國跨境服務貿易梯度開放的制度體系;將加大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對外開放的壓力測試,提升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力度,啟動首批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的建設,打造開放創新的新高地;將繼續落實落細外資政策措施,引導外資加大對現代服務、節能環保、研發創新等領域的投資力度。
“今年我們還將推出服務貿易開放創新發展的政策文件,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王受文說。
在數字貿易方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表示,要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數字貿易創新發展,提升數字貿易價值鏈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數字貿易國際規則制定。
“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已成為新一輪高水平開放的重點。”畢馬威中國客戶與業務發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加強服務貿易,拓寬服務貿易國際合作,將對中國引進前沿的科學技術、綠色技術以及加強文化等“軟實力”建設、推動開放向更高水平邁進起到促進作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