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五一”假期消費爆棚 旅游餐飲文娛三大板塊都很“擠”
          • 2023年05月04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假日經濟對于餐飲市場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表示,對于上市餐飲企業來說,“五一”假期的消費熱潮也有望提振二季度業績。餐飲企業需要不斷調整自身策略,適應市場變化,提高品質和服務水平,才能夠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附近有一個配套公園,是拍攝飛機起降的最佳地點。“五一”期間,機場吞吐量明顯增加,讓攝影愛好者們大呼滿足。這只是人們出行消費的一個小小縮影。

          文化和旅游部5月3日公布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0%,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旅游:

          真實需求的回歸與成長

          “五一”假期,出游火熱。5月3日,攜程發布的《2023年五一出游數據報告》顯示,“五一”假期用戶飛行距離達四年巔峰,出游半徑較去年同期增長25%;跨省酒店預訂占比超七成;國內景區門票票量同比增長9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2倍;出境游訂單同比增長近7倍。馬蜂窩旅游大數據顯示,“五一”期間的長線及出境游需求加速釋放,訂單占比超過85%。

          據同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數量眾多的小城市為“五一”假期旅游消費市場貢獻了更多增量。

          信達證券分析師劉嘉仁表示:“一季度補償式出游釋放之后,‘五一’出行市場的火爆反映的是真實需求的回歸與成長。”

          “今年‘五一’假期,全國旅游需求井噴,各地旅游火熱行情再現。”新時代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長吳若山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創新產品成為旅游消費熱點,各地創新推出的沉浸式旅游、體驗式旅游、研學旅行、博物館旅游、定制旅游備受追捧。此外,新興旅游目的地吸引年輕客群。

          “旅游客流躍升,是各旅游市場主體不斷豐富產品供給、實施精準品牌營銷、持續升級服務水準的綜合結果,預計二季度將更好釋放出旅游消費活力。”吳若山說。

          餐飲:

          特色餐飲排隊忙

          “五一”假期,餐飲業消費熱度持續高企。美團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國餐飲消費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92%,部分餐廳重現排隊等位超過1000桌的火熱態勢。其中,三月份走紅的淄博燒烤成了今年“五一”餐飲界最靚的仔,并帶動零售平臺盒馬鮮生燒烤類商品周環比增長241%。其中,重慶、長沙、蘇州、南京四個城市的燒烤類商品銷售周環比增幅超過350%。

          “‘五一’假期前三天,海底撈全國門店共計接待顧客近53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65%,同比上周增長約80%。”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尤其是旅游熱帶動餐飲熱,‘五一’假期前三天,海底撈在新晉熱門旅游城市淄博接待人次同比增長4.7倍。”

          除了淄博燒烤,長沙臭豆腐、潮汕生腌等特色餐飲也吸引了不少食客。“長沙有一半人都在‘五一’排隊”“‘五一’汕頭走到哪兒都得排隊”等話題引發網友討論。

          和弘咨詢CEO文志宏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高熱到逐步降溫冷卻是事物發展必然規律,這之中如何利用好熱度,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形成特色餐飲產業尤為重要。

          “‘五一’假期,餐飲恢復水平已經遠超過去三年同期的水平,甚至超過2019年。”在文志宏看來,二季度一般是餐飲業淡季,但今年“五一”期間餐飲市場持續復蘇為行業帶來利好。

          “假日經濟對于餐飲市場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表示,對于上市餐飲企業來說,“五一”假期的消費熱潮也有望提振二季度業績。餐飲企業需要不斷調整自身策略,適應市場變化,提高品質和服務水平,才能夠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文娛:

          線下演出競爭激烈

          “五一”假期線下音樂表演強勁復蘇。大麥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五一”節假日期間,大麥開售的項目數超1500個,同比增長2.5倍,覆蓋了全國130多個城市和700多個場館,初步估計有超150萬觀眾走進現場。

          傳統音樂節IP和新消費品牌加入后的新銳IP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成為今年音樂節市場的突出特征。4月份至5月份,草莓音樂節、迷笛音樂節、麥田音樂節等由專業音樂公司操手的傳統音樂節一票難求,受歡迎的還有蜜雪冰城的“冰淇淋音樂節”、元氣森林的“元氣森林音樂節”以及隅田川咖啡的“隅田川潮咖·新安江音樂節”。

          事實上,傳統音樂節一直和消費品品牌關系緊密,但大多以聯合主辦方或冠名的身份出現。比如“2023年北京草莓音樂節”由燕京啤酒參與聯合主辦。濟南的“青島啤酒純生·齊魯天空麥田音樂節”由青島純生總冠名。但近來蜜雪冰城、元氣森林以及隅田川咖啡也開始獨立舉辦音樂節。元氣森林等公司還在大麥開通了官方音樂節社交賬號,大有將音樂節IP持續做下去的趨勢。

          在線下音樂節越來越擁擠的同時,電影市場也迎來史上最擁擠的“五一”檔。

          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顯示,截至5月3日16時,2023年“五一”檔新片總票房(含預售)14.29億元。在上映的18部電影中,堪稱最擁擠“五一”檔。但僅3部電影票房破億元,分別為《長空之王》(5.28億元)《人生路不熟》(5.18億元)《這么多年》(2.11億元)。2019年電影數量低于今年的情況下,“五一”檔總票房為15.27億元,2021年“五一”檔總票房為16.74億元。

          雖然最擁擠“五一”檔票房未破記錄,但仍有公司脫穎而出。官方信息介紹,《長空之王》出品發行方第一順位公司為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下稱亭東影業),《人生路不熟》出品方第一順位同樣為亭東影業。

          一位文娛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亭東影業將成今年“五一”檔最大贏家。今年《長空之王》和《人生路不熟》雙領銜的格局,說明其影視生產能力已經成熟。不過,由于定檔電影數量眾多且類型豐富,導致前期業內預期提高,目前來看整體票房表現是不及預期的,但是從供給側的改善仍能看出來下半年的回暖趨勢。

          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五一”檔電影市場有明顯回暖,期待接下來的暑期檔能夠延續今年春節檔、“五一”檔的檔期表現,繼續為全年市場恢復打下堅實的基礎。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焦兮兮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