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一季度經濟增速超預期 消費重回第一拉動力
          • 2023年04月19日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李春暉

          提要:自去年底以來,我國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實現了疫情防控平穩轉段,較快恢復了經濟社會正常秩序;同時,緊抓窗口期積極部署落實“消費優先”政策,激活經濟增長引擎,強化內生動力。

          4月19日訊(記者 李春暉)中國經濟“一季報”18日出爐:GDP同比增長4.5%,超出市場預期。其中,消費展現出強勁的反彈勢頭,領漲多項經濟指標,重回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地位。

          自去年底以來,我國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實現了疫情防控平穩轉段,較快恢復了經濟社會正常秩序;同時,緊抓窗口期積極部署落實“消費優先”政策,激活經濟增長引擎,強化內生動力。

          展望下一階段,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二季度GDP增長將進一步提速,消費也將繼續發揮主導作用。

          消費重回“主拉動力”地位

          “三駕馬車”中,消費被認為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內生動力。截至2019年消費已經連續6年保持我國經濟增長第一大引擎的地位。但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使消費尤其是線下聚集型、接觸型業態受到重創,其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出現波動。2022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2.8%,低于投資。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在這一“消費優先”導向下,中央和地方一系列促銷費政策持續加力。

          今年一季度,我國較快實現了疫情防控的平穩轉段,消費場景不斷修復和拓展,消費預期改善,帶動市場銷售擴大,尤其是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住宿、交通運輸、批發零售、商務租賃等第三產業全面復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4922億元,同比增長5.8%,上年四季度為下降2.7%。這一增速在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外貿進出口、固定資產投資等一系列主要經濟指標中遙遙領先。

          “一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6%,比去年全年明顯回升,是三大需求中拉動經濟增長最主要因素。”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

          在今年3月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今年“消費能夠成為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充分驗證了這一預判。

          付凌暉稱,下階段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積極增加優質供給,把擴大消費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結合起來,不斷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福祉。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當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然處于修復初期,下一步政策面在促消費方面的空間較大,預計后續消費還有繼續修復的空間。加之去年同期基數走低,預計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將加快至15%。

          “下階段,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有望繼續保持主導。”付凌暉表示。

          就業形勢逐步改善

          消費復蘇背后的重要支撐,是就業形勢改善和收入水平提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就業形勢有所改善,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5%,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3%,比2月份下降0.3個百分點。

          就業主體人群失業率明顯下降。隨著經濟恢復向好,企業用工需求增加,市場主體活躍度上升,帶動就業改善。3月份,25-59歲勞動力失業率4.3%,比上個月回落0.5個百分點,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農民工群體就業形勢也在加快改善。3月份,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失業率5.3%,比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其中,農民工從業較多的建筑、批發零售等行業恢復較好,對于農民工就業帶動比較明顯。

          就業的好轉也推動了居民收入的增加。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同比名義增長5.1%,比上年全年加快0.1個百分點。在收入來源中,人均經營凈收入增速最快,增長5.8%。

          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一季度居民就業和收入的改善更多可能受社交距離擴大后服務業和商品零售業回暖的帶動,以及基建和地產施工相關的建筑業帶動。

          不過,青年人就業問題仍需加大關注。3月份,16-24歲青年人失業率19.6%,比上月上升1.5個百分點,就業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

          “(3月份)青年人失業率上升主要是由于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開始進入勞動力市場尋找工作所導致的。”付凌暉表示,“隨著經濟恢復,用工需求擴大,青年人失業率會逐步改善。總的來看,就業形勢向好態勢有望持續。”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決定了收入,收入又進一步決定消費能力。”李奇霖表示,對于居民收入的分配以及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政策還需進一步完善和幫扶。

          4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就研究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作出相關部署。會議提出,在保持穩就業政策總體穩定的同時,有針對性優化調整階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環節支持力度,確保就業大局穩定。

          投資保持平穩增長

          回顧去年,在消費受到疫情較大影響的情況下,投資充分發揮了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對當年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1%。今年一季度,投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有力增強了發展后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7282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與上年全年持平。

          “這意味著當前投資整體上比較穩定,繼續為經濟修復發揮一定拉動作用。”王青表示。并且,由于投資數據統計的是名義值,一季度及3月PPI同比降幅擴大,這意味著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會高于名義增長水平,對GDP增速的拉動作用依然較強。

          從細分領域來看,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社會民生領域投資都保持了較快增長,增速皆快于總體投資。

          主要的拖累因素仍然在房地產。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5974億元,同比下降5.8%,比1-2月擴大了0.1個百分點。

          不過,從需求端來看,一季度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均出現同比正增長,這說明市場信心已經在逐漸恢復。

          貝殼研究院市場分析師劉麗杰表示,銷售市場的修復是宏觀經濟環境改善和住房支持政策取得的積極成效。一季度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居民就業和收入改善。在此背景下,住房鼓勵支持政策的積極成效加快釋放,剛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入市,帶動住房銷售回暖。

          王青表示,若各項政策調整到位,年中前后樓市有望出現趨勢性回暖勢頭,屆時房地產投資、特別是其中的建筑安裝投資也將逐步走出同比負增長區間。

          展望:二季度GDP增長將進一步提速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整體呈現恢復向好的態勢,主要指標企穩回升,經營主體活力增強,市場預期明顯改善,為實現全年的發展預期目標奠定了較好基礎。展望下一階段,隨著我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逐步增強,宏觀政策顯效發力,經濟運行有望整體好轉。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考慮到上年二季度受疫情影響基數比較低,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將比一季度明顯加快。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預計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達到9.0%左右。宏觀政策方面,將主要針對當前經濟運行中的薄弱環節和短板出臺“務實管用”的措施。

          王青表示,一季度仍處于經濟復蘇的初期階段,二季度受經濟保持修復勢頭、上年同期受疫情影響基數偏低影響,GDP同比增速有望進一步反彈至8.0%左右。

          他認為,二季度宏觀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增長取向,其中固定資產投資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速,政策面在促消費上將進一步發力,除改善消費條件、拓展消費場景,引導前期受到抑制的消費需求較快釋放等方面外,關鍵在于通過經濟修復帶動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以及各地財政部門依據本地消費特色,發放一定規模的消費券和消費補貼等。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