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平臺商家入駐門檻進一步降低 開網店是掙錢好門路嗎
          • 2023年04月02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新增群體入駐平臺,自然會產生各類服務需求,從而帶來增值服務、交易抽成、廣告等收入。”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表示,除了給平臺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自然人開店還可以提升用戶活躍度,有助于商品交易總額等指標的增長,這類指標會影響到企業的估值、融資等。

          開網店是掙錢好門路嗎

          今年以來,在多家電商平臺,個人只需通過身份認證等步驟即可實現快速開店,平臺的商家入駐門檻進一步降低。

          開放自然人零門檻入駐有一定風險,比如產品質量的把控、服務能力的保障及其他潛在法律風險等。這對平臺和監管部門均提出了新要求。

          京東小店“0元開店”試運營,試運營階段不必繳納保證金;抖音小店“0元入駐”,無需營業執照,最快1小時實現開店……今年以來,在多家電商平臺,個人只需通過身份認證等步驟即可實現快速開店,平臺的商家入駐門檻進一步降低。

          電商行業快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引入自然人開店,是進入互聯網經濟下半場后,平臺企業尋找增量的方法之一。

          “新增群體入駐平臺,自然會產生各類服務需求,從而帶來增值服務、交易抽成、廣告等收入。”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表示,除了給平臺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自然人開店還可以提升用戶活躍度,有助于商品交易總額等指標的增長,這類指標會影響到企業的估值、融資等。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平臺可以通過個人開店拉動更多用戶,持續吸引流量。“平臺推出無門檻開店,能夠為個人多渠道就業、自主創業提供更多機會,也是平臺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張毅說。

          然而,開放自然人零門檻入駐有一定風險,比如產品質量的把控、服務能力的保障及其他潛在法律風險等。

          平臺的價值在于同時向供給側和需求側提供服務,如果不具備相應能力的個人店影響到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比如出現大量售后問題無法解決等情況,對平臺來說得不償失。

          對此,廣東連越律師事務所律師宮旭表示,平臺應對網店經營者的資質資格進行認真審查,特別是關系到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務更要嚴格準入。

          目前,個人在平臺開店基本不需要營業執照,但電子商務法對經營者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有明確規定,只有幾類情形可豁免登記,比如“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零星小額交易活動”等。宮旭解釋,在其他主體處定做、委托加工、轉售則不符合“自產”規定,需要取得行政許可。

          個人店還可能會增大平臺的監管成本。張毅認為,開放個人入駐是平臺權衡利弊的結果。“平臺需要付出更多資源去應對潛在風險,但在當前流量紅利見頂的情況下,如何獲取更多潛在用戶是電商平臺最迫切的任務。”張毅說。

          平臺如何控制風險?監管執法工作如何進行?胡麒牧建議,一是要針對個人店鋪做好平臺征信系統建設,出現非誠信經營行為可降低店鋪推薦權重;二是延續保證金制度用于賠付;三是以保險制度對沖風險,比如平臺內部可建立風險準備金機制;四是控制交易量及品類,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五是利用好大數據實時監控,個人店經營行為出現異常要及時預警。“打通個人征信系統能夠對個人形成有效約束,避免其游離于法律監管,對打擊跨平臺作案也有重要意義。”胡麒牧說。

          法律層面上,有專家建議,平臺應嚴格執行用戶實名制注冊,侵權事件發生后才能及時鎖定侵權人。另外,應做到與其經營利益相匹配的審慎監管義務,避免與侵權人構成共同侵權或承擔連帶責任。對零星小額的個人店,可以逐步落實經營主體登記,登記后可以根據交易額與交易頻次,依法享有稅收優惠政策。

          對于普通人來說,無門檻開網店真的是掙錢的好門路嗎?據了解,不少平臺在試運營階段會對個人店進行銷售品類等方面的嚴格限制,且正式運營后仍需繳納保證金。

          有業內人士提醒,個人店鋪有自己的優勢,可以進行定制化、小規模、多批次的供應,但是在眾多競爭者中走差異化路線并不容易。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焦兮兮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