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降低企業杠桿率 消費基礎設施信托基金發展提速
- 2023年03月30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公募REITs試點范圍拓展至消費基礎設施領域,將對擴大內需、提振消費起到積極作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線下消費場景對于拉動居民消費的作用不言而喻,將相關消費類基礎設施納入試點范圍,有助于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線下消費場景投資,通過打造消費者喜愛的線下消費空間進而增加居民消費。
近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常態化發行相關工作的通知》,提出四方面12條措施,進一步推進REITs常態化發行工作。同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規范高效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項目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從六方面進一步提升REITs項目申報推薦質量和效率,促進基礎設施REITs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自2020年4月基礎設施REITs試點啟動以來,各項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市場認可度較高,運行總體平穩,達到預期目標。據證監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3年2月末,已上市REITs25只,募集資金超過800億元,項目涵蓋收費公路、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倉儲物流、清潔能源、保障性租賃住房、新能源等多種資產類型,形成了一定規模效應、示范效應。
此次兩個《通知》最大的亮點在于,明確將消費基礎設施資產納入REITs試點范圍。提出研究支持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的消費基礎設施發行基礎設施REITs。優先支持百貨商場、購物中心、農貿市場等城鄉商業網點項目,保障基本民生的社區商業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同時要求,項目發起人(原始權益人)應為持有消費基礎設施、開展相關業務的獨立法人主體,不得從事商品住宅開發業務。
“公募REITs試點范圍拓展至消費基礎設施領域,將對擴大內需、提振消費起到積極作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線下消費場景對于拉動居民消費的作用不言而喻,將相關消費類基礎設施納入試點范圍,有助于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線下消費場景投資,通過打造消費者喜愛的線下消費空間進而增加居民消費。對于REITs市場而言,新類型REITs的發行上市能夠推動市場持續擴容增類,豐富投資者可投標的,推動REITs發展行穩致遠。
在項目收益率方面,此次分類調整了產權類、特許經營權類項目的收益率。申報發行基礎設施REITs的特許經營權、經營收益權類項目,基金存續期內部收益率(IRR)原則上不低于5%;非特許經營權、經營收益權類項目,預計未來3年每年凈現金流分派率原則上不低于3.8%。
業內認為,項目收益率的微調有助于推動更多資產滿足申報條件,能夠保證新上市資產在收益方面的吸引力。“產權類REITs的凈現金流分派率原則上不低于3.8%,較歷史要求降低了0.2個百分點,卻仍高于當前上市的產權類REITs市值對應當年度預期現金分派率水平,增加了可能準入市場的優質產權類資產數量。”中信證券基礎設施和現代服務產業首席分析師陳聰分析,同時,監管部門改以基金存續期IRR為原則要求經營權類項目,適當考慮了經營性類項目期末殘值低的現實。
為落實中央“房住不炒”要求,此次充分考慮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保障屬性,鼓勵更多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發行,首次申報發行REITs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當期目標不動產評估凈值原則上不低于8億元,可擴募資產規模不低于首發規模的2倍。“各地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總體規模偏小,將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最低首發評估凈值要求下調到8億元,有助于更多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登陸市場。”明明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還切實提高了項目申報推薦效率。國家發展改革委優化項目推薦流程,明確將在5個工作日內做出受理或不予受理反饋,在項目正式受理3個月內完成項目推薦。證監會進一步完善審核注冊機制,優化審核注冊流程,明確大類資產準入標準,完善發行、信息披露等基礎制度。明明表示,對REITs發行的全生命周期做出相應指導和要求,有助于從各維度為REITs實現常態化發行提供支持,進而推動REITs市場向著成熟健全的方向發展。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條既遵循成熟市場規律、又適應中國國情的REITs發展之路。”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著力推進REITs常態化發行,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充分發揮REITs助力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和降低企業杠桿率的重要作用,走好中國特色REITs市場發展之路,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