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調整老人免費乘公交政策”,考驗地方與時俱進的能力
          • 2023年03月20日來源:中國新聞網

          提要:一個文明的社會,尊老愛幼是基本規則。老年人的利益需要照顧,作為未成年人的學生,利益同樣需要呵護。而近年來,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經濟負擔重、日常生活奔波勞累的現象,也愈發引起輿論關注,能否更多地站在他們的立場來看待公共政策,也考驗著社會與時俱進、不斷調適的能力。

          很多事關民生的公共政策,其實是一個資源分配、利益滿足的過程,追求的是公平和平衡

          據報道,近日包頭市衛健委公開對包頭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劉后樓代表《關于“對老年人群乘坐公交車免費政策進行調整”的建議》的答復稱,現行法律法規沒有對老年人“免費乘坐城區公共交通工具”設定任何前置條件或限制條件,因此暫無法從政策層面進行調整。

          該人大代表在建議中表示,6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車的政策侵犯了其他收費乘客的正當權益。所以,這項政策從現在開始就應該適當調整。

          據目前包頭的公交政策,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可以免費乘車。依據的是《內蒙古自治區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其中第三條規定:“本條例所稱老年人是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第二十四條規定:“老年人免費乘坐城區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領取交通補貼”。兩條規定一結合,自然就得出了“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可以免費乘車”的結果。

          所以,如果要停止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或提高年齡門檻,恐怕是包頭政府單方面無法決定的,需要在上位法和上級政策做出原則性的調整后,包頭再根據新的政策標準來調整自身的乘車政策。這里將會出現的程序正義,同樣很重要,因此包頭的答復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這件事引發熱議,意義顯然不止于“合不合法”,人們更期待的是讓公交政策更加合情合理。一個客觀現象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重,乘坐公交車出行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經常會造成上班、上學的乘客乘車難。當矛盾滋生后,如何有效化解?這才是我們要討論和解決的關鍵。

          2022年,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對《天津市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公共汽車實施辦法》進行了修訂,公開征求市民意見,明確老年人免費乘車的范圍是:本市全程票價在2元以下(含2元)的常規公共汽車線路(通勤線路、定制專線除外);免費乘車卡每年刷卡次數限定為1200次,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間每次刷卡按2次計算。

          很多事關民生的公共政策,其實是一個資源分配、利益滿足的過程,追求的是公平和平衡。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情況,有的地區老年人比較多、上班族少,施行盡可能傾向老年人的公交免費政策,既是惠民之舉,也能避免公交車空載帶來的資源浪費。而在學校、工廠或寫字樓較為集中的路線,則可以針對性地施行傾向上班族的公交政策。

          關于此,上海的相關政策調整歷程,其實也可做一定的參考。2007年,上海曾推行過一項7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免費乘坐軌道交通及公交車的措施,在工作日僅限于非高峰時段。但后來,公共交通壓力增大,自2016年5月1日,上海市實施老年綜合津貼制度,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按照不同年齡段提供涵蓋高齡營養、交通出行等方面需求的津貼。

          老年人拿到補貼后,消費心理可想而知:從以前的“反正免費、不坐白不坐”,變成了“沒必要出去就不出去、津貼可以省下來”。如此,符合政策的老人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擇出行,從而可以減少非剛需的出行頻次,達到讓空間與年輕人、節約公交資源的目的。

          一個文明的社會,尊老愛幼是基本規則。老年人的利益需要照顧,作為未成年人的學生,利益同樣需要呵護。而近年來,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經濟負擔重、日常生活奔波勞累的現象,也愈發引起輿論關注,能否更多地站在他們的立場來看待公共政策,也考驗著社會與時俱進、不斷調適的能力。

          最好的做法可能是,在政策調整之前,盡可能地征詢當地居民的意見,包括各個年齡階段的意見,舉行相關聽證會、研討會等,根據地方自身的條件和人口結構特點,來制定符合最廣大民眾利益、讓大多數人滿意的政策。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焦兮兮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