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積極財政政策加力 鞏固經濟恢復基礎
          • 2022年09月14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倪銘婭 連潤

          提要:專家表示,積極財政政策將繼續在穩增長、保就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保持合理支出強度、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用好專項債地方結存限額等舉措,鞏固經濟恢復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研發攻關有條不紊,生產車間一派繁忙。“我們正處于研發關鍵期,917萬元留抵退稅款讓公司正常運轉有了保障。”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趙豐說。

          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接續落地,盤活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存量,支持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近段時間,財政政策持續發力,為穩市場主體、穩經濟大盤提供了有力支撐。

          專家表示,積極財政政策將繼續在穩增長、保就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保持合理支出強度、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用好專項債地方結存限額等舉措,鞏固經濟恢復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全面釋放政策紅利

          作為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最重要內容,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通過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直接為企業提供現金流,提振了市場主體信心,增強了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受疫情影響,公司經營情況未達預期,資金鏈幾度瀕臨斷裂。留抵退稅款及時到賬,幫助企業熬過最艱難時期,對企業來說簡直就是‘救命錢’。”廣東海思康爾普君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肖慶新感慨道。

          今年,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階段性措施、制度性安排協同發力,既有大規模留抵退稅,也有減稅降費、緩稅緩費等多種政策工具加入形成更大合力。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的數據,截至8月15日,今年已有超2.1萬億元退稅款退到納稅人賬戶。隨著相關政策落地不斷提速,大規模留抵退稅存量留抵稅額集中退還任務于近期圓滿完成,為廣大市場主體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繼續實施稅費支持政策是下階段積極財政政策的發力點之一。財政部日前明確,下一步,將繼續落實落細各項稅費支持政策,全面釋放政策紅利。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留抵退稅是今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關鍵性舉措,也是深化增值稅改革重大措施之一,尤其是采用兼顧存量、增量退稅的方式將更大力度地化解企業財務困境,對緩解疫情影響以及宏觀經濟壓力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認為,在財政收入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財政政策保持較高支出強度,大力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對穩定宏觀經濟大盤起到重要作用。

          盤活專項債結存限額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各地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優化資金投向,成為穩投資、穩增長的重要力量。”何代欣說。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已累計發行專項債券3.52萬億元,用于項目建設的額度已基本發行完畢,比往年大大提前。

          為進一步發揮專項債穩增長、促投資作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依法盤活地方2019年以來結存的5000多億元專項債限額。各地在10月底前發行完畢,優先支持在建項目,年內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表示,按照中央政治局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安排,財政部擬指導地方依法用好5000多億元專項債務結存限額,發行新增專項債券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支持有條件的省份完成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接下來財政部將積極研究適當擴大專項債券資金投向領域和擴大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的范圍,更好發揮專項債券拉動有效投資的作用。”歐文漢說。對市場來說,5000多億元專項債結存限額在10月底前發行完畢,是增量政策工具落地的一個重要表現。

          申萬宏源發布的報告預計,5000多億元專項債結存限額落實后,三四季度實物工作量的形成有望提速。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今年基建投資增速將達到10%,顯著高于去年水平,有望拉動今年GDP增速加快1個百分點,從而在穩增長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準財政”工具發力

          在財政政策收支兩端發力的同時,被稱為“準財政”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也在發力。

          “18億元!有了國開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的這筆資金用于補充項目資本金,這段2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馬上就能全面開工了。”浙江省桐鄉市交投集團董事長李鋒興奮地說,基金用于補充項目資本金,既推動項目盡早開工,又有助于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減輕公司股東投入壓力。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3000億元額度下發之后,項目對接順暢,基金投放不斷加速。截至8月26日,國開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已簽約422個項目,投放2100億元;農發基礎設施基金完成900億元資金投放。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在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項目的基礎上,再增加3000億元以上額度。

          “作為補充項目資本金、助力擴投資穩增長的階段性舉措,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具有典型的財政貨幣政策聯動效應。”財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宣宇表示,用好用足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對于有效引導和改善市場預期、抓緊形成精準有效投資、加快釋放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效能具有重要意義。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增加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將強化政策效應,同時有望撬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更好發揮有效投資對經濟恢復發展的關鍵作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