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國內首批政策性金融債ETF獲批 債券市場互聯互通進一步拓展
          • 2022年07月12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昌校宇 楊潔

          提要:國泰基金方面認為,政金債ETF豐富了交易所場內較低風險產品序列,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債券類工具型產品選擇。該類產品憑借交易便捷、成本低、透明度高、信用風險相對較低等特點,具有一定市場發展空間。

          ETF又誕新品種。7月11日,國內首批政策性金融債ETF(以下簡稱“政金債ETF”)正式獲批,招商基金、廣發基金、博時基金、富國基金、國泰基金、建信基金、平安基金、華安基金等8家公司的旗下基金產品躋身其中。

          招商基金副總經理歐志明表示,本次獲批的政金債ETF屬于跨市場債券ETF,將有利于促進銀行間和交易所市場互聯互通,提高我國債券ETF的整體規模,提升滬深交易所債券ETF的影響力。此外,政金債ETF也將進一步完善場內工具型產品的風險梯度,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

          《證券日報》記者第一時間連線前述多家基金公司,就政金債ETF的產品特點、開發必要性及市場前景等方面進行解讀。

          具體來看,政策性金融債(以下簡稱“政金債”)由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發行,中央財政擔保,被稱為“準國債”。對于投資者而言,政金債信用評級高、體量大、流動性好,是較為穩健的投資標的,而ETF品種可以場內交易,流動性好,投資效率高。

          此次獲批的政金債ETF覆蓋了0-3年、1-3年、1-5年、3-5年、7-10年等不同時間維度的期限品種,并均采用現金申贖模式。

          與普通政金債指數基金相比,首批獲批的政金債ETF具備不少優勢。平安基金方面舉例稱,普通政金債指數基金的投資者可通過場外以現金進行申購贖回,贖回到賬一般需要T+3或更長時間。而現金申贖政金債ETF既可以以現金方式進行申購贖回,又可上市交易買賣,資金最快可實現在賣出當天可用,投資者投資更加靈活便捷。

          富國基金表示,鑒于實物申贖模式債券ETF只能夠持有滬深兩市債券標的,現金申贖類債券ETF除了能夠持有交易所債券之外,還能夠覆蓋銀行間市場債券。與此同時,在實物申贖模式下,投資者贖回后所得到的一攬子債券可能存在流動性較低、信用質量差的情況,而現金申贖類債券ETF則可以在保證申贖效率的前提下,幫助投資者在贖回后直接拿到現金,有效地提升投資者的贖回體驗。

          談及開發政金債ETF的必要性,博時基金認為,有四個方面值得關注:一是有利于聯通銀行間和交易所兩個債券市場,有利于將證券市場投資者引入銀行間市場,為銀行間債券市場帶來新的資金增量;二是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外資金投資政策性金融債;三是有利于降低國開債發行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四是有利于豐富市場投資工具。

          國泰基金方面認為,政金債ETF豐富了交易所場內較低風險產品序列,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債券類工具型產品選擇。該類產品憑借交易便捷、成本低、透明度高、信用風險相對較低等特點,具有一定市場發展空間。

          廣發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獲批的廣發中債農發債ETF等產品對于引導市場機構和普通投資者進行‘ESG’投資、促進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綠色轉型升級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

          事實上,近年來被動投資是資本市場較為火熱的話題,ETF基金也是被動投資工具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展望未來,建信基金方面介紹,此次獲批的建信中債7-10年政金債ETF緊密跟蹤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聚焦較長期限的政金債品種,未來投資表現值得期待。

          華安基金此次獲批的國開債ETF也屬于首批政金債ETF。華安基金認為,針對當前市場中已有的債券ETF,國開債ETF是一個特點鮮明的投資和資產管理工具,方便投資者投資于國開債債券市場,控制久期敞口,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資產管理需求。“未來,國開債ETF還有可能納入交易所質押式回購,方便ETF持有人進行流動性管理。”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