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多個行業面臨高油價壓力 上市公司利潤被擠壓
          • 2022年06月25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高油價對制造業的產出、產能利用率和利潤等的拖累顯而易見,嚴重程度取決于行業的原油消耗強度和價格傳導能力。”天風證券宏觀首席宋雪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通過投入產出表計算了各行業對油氣的完全消耗系數,發現油價上漲對原材料制造業的成本沖擊最大。

          盡管6月23日國際油價有所下跌,但截至當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仍高于100美元/桶。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處于高位,高油價對下游行業產生的壓力正逐步顯現,石化、交通、物流等多個行業面對高油價,成本大幅增加,受到的沖擊也較大。

          “高油價對制造業的產出、產能利用率和利潤等的拖累顯而易見,嚴重程度取決于行業的原油消耗強度和價格傳導能力。”天風證券宏觀首席宋雪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通過投入產出表計算了各行業對油氣的完全消耗系數,發現油價上漲對原材料制造業的成本沖擊最大。此外,消費品制造業受油價影響較大的是化學纖維制品,裝備制造業受油價影響較大的則是電池?!?/p>

          石化物流等公司利潤被擠壓

          “油價上漲影響到工業鏈條的方方面面,不僅是交通物流,還包括化工等基于原油提煉出的產品?!卑阶稍僀EO張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還表示。

          高油價下,石化類上市公司受到的沖擊不言而喻。中國石化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如原油價格超過130美元/桶,煉油業務會受到較大挑戰。同時高油價下,化工業務短期內面臨成本上漲壓力。

          恒力石化介紹,由于公司下屬公司主要經營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生產與銷售、PTA、化工品(包括但不限于苯乙烯、乙二醇、聚丙烯)等生產與銷售業務,其價格受國際和國內價格的影響較大。

          萬華化學在一季報中表示,受全球原油、天然氣等基礎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公司主要化工原料、歐洲公司能源成本同比大幅上漲,使得公司凈利潤大幅下跌。

          除了石化相關公司,交通、物流等公司也因油價上漲而顯著增加了成本。

          中遠??卦诨貜屯顿Y者提問時表示,燃油成本所占比重會隨市場油價波動而變化。2021年,公司集裝箱業務航程成本共計325億元,占全部集裝箱航運業務成本的16.88%。

          公路貨運企業傳化智聯也提到,油價持續上漲會直接導致企業運輸成本提高,在油價不斷上漲的背景下將促使企業逐漸嘗試通過平臺化模式解決自身物流需求,從而降低物流成本。

          “原材料生產及中低端消費品制造行業對高油價的壓力感受尤其明顯?!敝杏钯Y訊分析師張永浩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油氣需求強度越大、價格向下游傳導能力越差的產業利潤被擠壓越大。例如部分行業需要大規模的油氣資源作為原料或作為產品流通的直接動力能源,直接生產或流通成本攀升而價格壓力轉嫁艱難,利潤空間將被擠壓。

          需竭力化解高成本壓力

          張永浩認為,“從供需實際來看,高油價局面存在支撐,長期投資不足引發的結構性供應短缺難以緩解;而盡管目前經濟滯脹風險和“OPEC+”增產前景給予原油價格持續增長帶來壓力,但仍然可以判斷三季度乃至更長時間內原油期貨價格將會處于100美元/桶上方?!?/p>

          這意味著,上述石化、交通等多個行業將繼續面對高油價壓力,相關企業當務之急是竭力化解高成本壓力。

          恒力石化方面表示,為規避原油和產品價格的大幅波動給公司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擬開展套期保值業務,充分利用期貨市場功能,有效管理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提升企業經營水平,保障企業健康持續運行。根據生產經營計劃,本著謹慎原則,2022年預計開展期貨套期保值所需保證金不超過45.71億元(其他幣種按當期匯率折算成人民幣匯總),采用滾動建倉的方式,額度可以循環使用。

          除此之外,面對高成本,向下游傳導是不少產業鏈的常用手段。

          榮盛石化董秘辦有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原油價格上漲會導致下游產品價格上漲,但如果價格不能傳導下去,盈利就會受到影響。公司的部分產品價格已經上漲。此外,公司的部分產品也開展了套期保值。

          宋雪濤認為,能否將油價上漲的成本壓力傳導下去,決定了企業的利潤和承壓能力。

          張毅認為,長期來看,還是要做好風險應對準備,即技術革新替代品及提升生產效率,只有這些才能真正對沖油價波動帶來的影響。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