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高效通關順利通航 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構建
          • 2022年06月14日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楊月涵

          提要:這條通道不僅是“區港一體化”的關鍵橋梁,同樣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動體現。五年來,交通一體化率先突破,產業一體化形成關鍵支撐,京津冀順著歷史與文化的長河,正演變出新的生機,在城市群的建設、經濟的發展等諸多方面打開更大的想象空間。

          “如果沒有這條聯絡通道,河北的貨物進京之后,路程大概40分鐘左右。但有了這條聯絡通道,電瓶車走完也就不過10分鐘。”站在大興機場綜保區的公共庫窗邊,北京新航城綜保區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邢永革一手指著窗外不遠處的大興機場,一邊講述著這條通道的故事。

          這條通道不僅是“區港一體化”的關鍵橋梁,同樣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動體現。五年來,交通一體化率先突破,產業一體化形成關鍵支撐,京津冀順著歷史與文化的長河,正演變出新的生機,在城市群的建設、經濟的發展等諸多方面打開更大的想象空間。

          一條通道:無縫連接,高效運輸

          據邢永革介紹,這條1600米的區港聯絡通道直通飛機跑道,將口岸功能區和保稅功能區進行物理建設上的連接。如果沒有這條跑道,按照傳統的方式,貨物進京需要通過進京檢查站,再走京臺高速、京開高速或者新機場線,一整個交貨的過程算下來,大概需要兩三個小時。“兩三個小時對空運來說是很要命的”,邢永革不忘強調。

          據悉,大興機場綜保區分為口岸功能區和保稅服務功能區,相比起大多數機場保稅功能區和口岸功能區相對獨立,進口貨物要先抵達口岸區報關,才能進入保稅區的模式,這座區港聯絡通道的創新式建設,不僅能夠實現保稅功能區與口岸功能區的無縫連接,同時也能夠直接高效地聯通京冀區域,大大縮短企業進口、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提高京冀區域內貨物運輸效率。

          而通道另一頭連接著的,便是邢永革所處的位置——大興機場綜保區的公共庫。公共庫一共有4棟建筑,整棟1號庫外加2號庫的一層預留為一級貨站,口岸功能前置,變身“貨運候機樓”,完成貨物的適航性檢查以及配載。在招商的規劃上,2號庫的2層將預留給跨境電商,3號庫預留給航材類企業,4號庫則主要預留給冷庫。

          這條通道和四座規模龐大的建筑,也勾勒出了大興機場綜保區對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最重要的功能和意義。在邢永革看來,從物流的角度上說,區港聯絡通道和公共庫的建設能夠先將機場的資源放到北京地界上,再對河北開放,真正實現了北京的資源對河北和天津的開放,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非常具體的承載區。

          而從產業促進的角度講,無論是生命健康產業還是航空保障產業或者是消費樞紐功能,其共同的特點就是對貨物運輸時效較高,區港聯絡通道的設立將有效提高運輸效率,由此航空公司運力就會愿意入駐,進而帶動產業入駐,最終帶動區域的發展,形成經濟的輻射效果。

          一座船閘:游船通航,文旅開發

          京津冀協同發展,在經濟,也在文化。地處京冀交界處,以“楊洼千帆”為設計主題的楊洼船閘,成了大運河文化帶上京冀歷史淵源與文化價值的最好見證。

          據了解,北運河位于京杭大運河的北段,北京段共設甘棠船閘、榆林莊船閘和楊洼船閘,去年北京段通航時,前兩座船閘已經建成投用,5月底,一系列安裝調試的工程過后,楊洼船閘具備了通航試運行的條件,大運河京冀段旅游通航的實現近在咫尺。

          “經過這個門戶型的船閘,打通了京冀航道的斷點,實現北京與河北航道的相互聯通,也就是說,河北的游客可以從下游來北京地區游玩,北京地區的游客也可以通過船閘到河北地區游玩。”俯瞰著氣勢磅礴的楊洼船閘,北京市水務建設管理事務中心項目負責人高寧如此介紹稱。

          “大運河京冀段通航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動體現。通航后,將給市民提供一個旅游休閑新去處,也將有利于推動京冀兩地河道沿線文化、休閑和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道。

          一張藍圖:一核兩翼

          船閘也好,通道也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特寫,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縮影。201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橫空出世,由此確立了京津冀“功能互補、區域聯動、軸向集聚、節點支撐”的布局思路。此后,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的建立,北京“一核”“兩翼”格局成型。

          “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充分發揮‘一核’的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與天津、河北兩省市的協同聯動,推動雄安新區和城市副中心‘兩翼’聯動發展,重點領域任務取得新進展,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取得積極成效。”回顧過去五年,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做出了這樣的概括。

          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例,首都的城市發展正實現著深刻的轉型。據悉,過去五年,北京嚴格執行并修訂發布新增產業禁限目錄(2022年版),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累計近2.4萬件。禁限目錄在嚴守功能底線的同時,也為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打開了更大空間,科技、商務、文化、信息等高精尖產業的新設市場主體持續增加,占比由2013年的40%升至2021年的62%。

          此外,2014年以來北京全市累計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約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個,加快補齊便民服務設施,建設提升便民商業網點7000余個。

          京津冀的協同發展,更離不開交通的先行。眼下,國道109新線高速公路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施工,未來,這條路將成為北京西部首條連接河北省的高速公路。截至今年初,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已實現率先突破。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