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緊抓重要戰略機遇期 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 2022年04月20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邢萌 孟珂

          提要:中誠信國際研究院副院長袁海霞認為,各地政府也應加強優質上市資源儲備,加快培育科創型企業。各地應緊抓注冊制改革機遇,著力篩選出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范經營、成長性好、潛力大的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同時,支持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企業發展壯大。

          從十年前的2482家、27萬億元總市值到如今的4788家、84萬億元總市值,十年間,上市公司的國民經濟支柱地位更加彰顯,經濟轉型“領跑者”角色日益突出。

          “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為全市場注冊制改革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關鍵是通過完善市場機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促進優勝劣汰,維護市場公平公正。”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需要促進董監高履職盡責,健全獨立董事等公司治理機制;另一方面,需要充分發揮長期機構投資者力量,健全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機制。另外,還應加強信息披露工作,提高信息披露內容的可讀性,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上市公司體量大增

          經濟基本盤地位更加鞏固

          數據顯示,2000年A股上市公司數量突破1000家,2010年突破2000家。隨后,上市公司擴容速度越來越快,突破3000家歷時6年;突破4000家歷時4年;自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開板以來,兩年多時間,A股上市公司數量接近5000家。

          我國上市公司的市值規模已今非昔比。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A股4788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達84萬億元,與2012年底相比增長215%。

          “上市公司整體面貌發生積極變化,‘晴雨表’功能得到更好發揮,有力支持了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日前在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指出,上市公司規模快速增長,實體經濟“基本盤”地位更加鞏固。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注冊制改革深化,對企業的吸引力逐步提升,公司上市發行的包容性明顯增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研發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企業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更加完善。”

          “在未來全市場注冊制框架下,資本市場能夠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融資發展。而進一步拓展上市渠道的具體路徑在于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突破性舉措在于推動我國企業的海外上市進程。”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加快高質量發展進程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微觀基礎和活力源泉。在重要戰略機遇期下,推動其高質量發展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題中之義。

          談及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時,易會滿強調,“要遵循公眾公司的特點和發展規律,堅守‘四個敬畏’原則和‘四條底線’的基本要求,著力提升‘五種能力’,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各市場主體應凝心聚力,共同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首要的是要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工業富聯副總經理兼首席法務官解辰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優化董事會運作機制,保障其依法合規運作。同時,加強監事和獨立董事履職盡責的獨立性,更充分發揮其作用。二是強化底線思維意識,決不能觸碰財務造假、內幕交易等紅線,切實做到遵紀守法。三是加強自愿性信息披露工作,充分披露能夠幫助投資者做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的相關信息,及時充分地履行信披義務。

          此外,田利輝表示,上市公司可通過股權激勵等手段提升公司文化,不斷提升公司經營效率,形成和發展核心競爭力。

          在監管層面上,董忠云建議從三方面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首先,繼續完善資本市場制度,包括優化退市制度、強化信披制度、分紅制度等,通過制度約束公司提高質量;其次,健全聲譽管理機制,引導企業穩定市場預期;最后,做好投資者保護工作,引導市場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通過二級市場反向傳導,促使上市公司提高自身質量。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副院長袁海霞認為,各地政府也應加強優質上市資源儲備,加快培育科創型企業。各地應緊抓注冊制改革機遇,著力篩選出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范經營、成長性好、潛力大的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同時,支持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企業發展壯大。引導私募基金規范發展,鼓勵投早、投小、投科技,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