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前兩月經濟好于預期 春節冬奧帶動消費明顯中國網財經3月16日(記者 譚夢桐)“1-2月份國民經濟恢復好于預期。”3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2022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付凌暉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隨著穩增長政策發力,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加大,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工業生產和投資消費增長加快,進出口增
          • 2022年03月16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付凌暉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隨著穩增長政策發力,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加大,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工業生產和投資消費增長加快,進出口增勢良好,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新動能成長壯大,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積極變化明顯增多。

          (記者 譚夢桐)“1-2月份國民經濟恢復好于預期。”3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2022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付凌暉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隨著穩增長政策發力,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加大,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工業生產和投資消費增長加快,進出口增勢良好,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新動能成長壯大,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積極變化明顯增多。

          高技術制造業、服務業增長快速

          工業經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壓艙石”,工業穩,則國民經濟行穩致遠;服務業是國民就業的“容納器”,服務業強,則人民安居樂業。

          “去年四季度以來,隨著市場保供穩價的力度加大,工業生產逐步回升。今年1-2月份延續了回升勢頭。今年在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的政策作用下,工業生產在加快,從增長面來看,41個大類行業當中超過九成行業是增長的,其中八成行業增速比去年12月份加快。”對于1-2月的工業經濟情況,付凌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2%,比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1.4%。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制造業增長7.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8%。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4%、9.6%,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9%、2.1%。

          “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4%、9.6%,快于平均增速,經濟新動能進一步增強。”對于工業生產數據,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認為,制造業和采礦業帶動工業生產增長加快。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較快,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對工業生產帶來積極帶動作用。

          對于工業生產的加快,付凌暉介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因素,一是能源要素的供給保障得到加強,工業恢復的內生動力在增強;二是各地加大了穩增長力度,加大對重點行業和領域的支持,加之市場需求改善帶動了工業增長加快,工業整個行業升級發展的態勢明顯;三是工業出口比較強勁;四是春節假日消費帶動比較明顯。春節期間長途出行明顯增加,鐵路和民航客運量都保持兩位數增長,春節消費和冬奧消費帶動是在增強的。

          服務業方面,在春節消費帶動和支持服務業政策的共同作用下,1-2月份,服務業生產穩中有升,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

          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4.2%,比2021年12月份加快1.2%,比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回落1.8%。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6.3%,住宿和餐飲業生產指數增長8.2%。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認為,服務業有所改善,高技術服務業增長快速,但整體服務業生產指數低于過去兩年同期平均增速。近期全國多地疫情散發將顯著影響服務業。

          服務業的回升,付凌暉表示主要得益于三方面,一是春節和冬奧消費帶動了相關服務業需求的釋放,批零和住餐行業的恢復有所加快。二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和疫情條件下線上需求的增加,帶動了相關服務業增長。三是持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下,房地產下行態勢有所減緩。

          “下一步,要落實好對服務業困難行業的支持政策,促進困難行業的紓困發展,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積極拓展新型服務消費,促進服務業平穩健康發展。”付凌暉表示。

          春節和冬奧促消費明顯

          “今年以來,市場銷售在春節消費和冬奧因素帶動下明顯改善,增速出現了回升。”付凌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對1-2月的消費情況介紹。

          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426億元,同比增長6.7%,比2021年12月份加快5.0%,比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2.8%。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66708億元,增長6.5%;餐飲收入7718億元,增長8.9%。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9.5%、12.7%、11.1%。

          對于消費數據,溫彬認為,消費開始觸底回升。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認為,消費增長加快,餐飲和汽車類消費恢復正增長,餐飲收入金額已超過2019年同期。部分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金銀珠寶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都達到兩位數增長。

          對于社會消費品市場回升,付凌暉表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一是春節和冬奧消費的帶動比較明顯。從1-2月份情況來看,長途出行明顯增加。冬奧期間冰雪產品銷售明顯增加,帶動了商品零售和餐飲業的增長。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滑雪運動裝備和冰上運動類商品銷售也是成倍增長,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也是“一墩難求”。

          二是大宗商品銷售和升級類商品銷售在加快。疫情下,居民短途自駕出行需求在增加,對汽車的需求是在擴大的。同時,今年前期“缺芯”情況在緩解,汽車供應也在增加。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汽車銷售增長。同時,由于油價上漲助推了相關銷售的增加。升級類商品銷售也保持較快增長,帶動了市場銷售增加。

          三是網上零售額助力作用比較明顯。今年網上年貨節促銷活動力度比較大,也帶動了相關銷售的增長。1-2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2.3%,比12月份明顯加快。

          “我國消費市場韌性足,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態勢未變。隨著經濟持續恢復,就業擴大,居民收入增加,社會保障改善,及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消費市場持續恢復態勢有望延續。”付凌暉表示:“但是也要看到,近期國內多地疫情散發,對相關地區消費制約可能會增大,消費恢復基礎仍不牢。下階段,要落實好擴內需政策,促進消費平穩健康發展。”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發展之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付凌暉就1-2月就業形勢表示:“從調查失業率總體情況來看,就業形勢還是保持了總體穩定。”

          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63萬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比上月上升0.2%,與上年同期持平。16-24歲、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5.3%、4.8%。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4%。

          為什么在工業生產和零售都增長的情況下,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仍然升至5.5%?

          付凌暉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是季節性因素影響。春節后換工作的人比較多,每年1-2月份特別是2月份,失業率會出現季節性上升。隨著工作逐步穩定,失業率從3月份后逐步回落。

          浙商李超宏觀團隊也表示,春節因素導致摩擦性失業增多,外來戶籍人口失業率顯著上升,小微企業經營壓力大以及疫情反復擾動也對使得短期勞動力市場壓力增大。

          付凌暉在發布會上進一步分析,從25-59歲就業主體人群失業率情況來看,2月份25-59歲就業主體人群失業率為4.8%,比上年同期低0.2%,表明就業形勢穩的態勢是沒變。從青年人的情況來看,2月份16-24歲城鎮青年調查失業率是15.3%,與上月持平。20-24歲大專及以上畢業生的失業率環比下降0.7%,高校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也得到了改善。

          如何評價今年1-2月份16-24歲人口的調查失業率的變化情況?

          “1-2月份青年人就業狀況還是有所改善的,2月份16-24歲青年人失業率是15.3%,與上月持平。其中,20-24歲大專及以上人員失業率比上月下降1.8%,大學生就業狀況得到改善。”付凌暉在答記者問時分析。“但確實要看到,與歷史相比,總體來看大學生失業率還處于較高水平。”他認為,下階段促進青年人就業持續改善還是有不少有利條件:

          第一,經濟在持續恢復。1-2月份主要生產需求指標增長在加快,有利于帶動就業需求擴大,有利于就業穩定。

          第二,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為青年人就業創造更多的就業選擇。近年來,網上零售、直播帶貨、共享經濟、平臺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一些新就業崗位的增加。同時,政府加大對靈活就業人員保障,也有利于促進就業擴大。

          第三,就業優先政策仍然會持續發力。各地區、各部門積極落實助企穩崗保就業政策,加大企業幫扶,實施階段性穩就業政策,加大對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支持和就業服務,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有利于保障就業基本盤。

          “按照中央要求,我們繼續落實好中央部署,持續穩定經濟,促進經濟恢復,同時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優化相關就業服務,促進就業平穩發展。”付凌暉表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