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定調“穩”字當頭 多地積極部署確保“開門紅”
          • 2022年01月14日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張紫祎 王晨曦

          提要:“穩”是今年經濟工作的最重要的一個基調。保證經濟增長的穩定,經濟運行的穩定,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職責。經濟穩定了,投資、收入、就業穩定了,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就有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今年經濟工作時,明確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目標,并特別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

          對此地方政府積極響應。記者統計發現,已有10余個省份明確今年要努力實現經濟開門紅,落實穩增長。

          地方政府表態努力實現經濟開門紅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今年經濟工作時指出,今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對此,地方政府積極響應。記者注意到,已有北京、浙江、江西、湖北等10多個省份明確2022年要實現經濟開門紅,落實穩增長。

          北京市政府去年12月14日召開會議提出,要準確把握2022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科學安排指標任務,合理引導預期,增強市場信心,努力實現2022年一季度“開門紅”,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浙江省指出要認真對照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指標,對照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目標任務,確保順利實現“全年紅”,同時全面展開今年一季度開好局的各項工作,快速精準打出穩經濟政策組合拳,全方位激發市場和消費主體動力,確保今年一季度“開門紅”。

          江西省明確,要緊盯主要經濟指標,奮力爭取“2021年最好結果、2022年強勁開局”。

          湖北省指出,要跑好“第一棒”,確保“開門紅”“開門穩”“開門好”,為實現全年“再續精彩”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地方政府表態要努力實現經濟開門紅,一方面是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積極貫徹落實;另一方面,經濟的“穩增長”也是開展其他工作的一個基礎。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對中國網財經表示,“穩”是今年經濟工作的最重要的一個基調。保證經濟增長的穩定,經濟運行的穩定,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職責。經濟穩定了,投資、收入、就業穩定了,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就有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多省份積極部署,重大項目建設密集開工

          在穩增長目標以及實現經濟開門紅意愿下,地方政府積極部署,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消息頻傳。

          1月4日,安徽舉辦2022年第一批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此次集中開工重大項目共有731個,總投資3760.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62.5億元,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交通、社會事業等12個行業領域。

          同日,四川省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其中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00個、總投資2322億元。涉及基礎設施、現代產業、民生及社會事業等領域。

          上海浦東新區2022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于1月4日舉行。此次共82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3176億元,聚焦推動產業升級、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改善民生、優化生態環境等領域。

          此外,浙江、江蘇等省份也在積極推進重大項目開工及建設。

          “各地頻傳重大項目開工消息,表明投資開始加力提速。”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年初集中開工重大項目,加大相關領域投入,有助于加快形成有效投資,穩住經濟基本盤。

          趙錫軍也表示,重大項目的建設有利于經濟增長、市場穩定,特別是在疫情和內外沖擊壓力之下,對穩定市場有著重要意義。

          浙商宏觀李超團隊預計,重大項目的積極推進有望帶動投資發力、托底經濟,特別是在新老基建、保障性住房、高技術制造業等領域表現突出。

          專家預計:今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將持續回升

          事實上,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也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的相關要求的具體體現。

          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穩增長目標,并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等要求。

          1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和專項規劃重點項目實施。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要求,抓緊發行今年已下達的專項債,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安排在建和能夠盡快開工的項目,撬動更多社會投資,力爭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據悉,去年12月,財政部表示已向各地提前下達了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表示,穩增長最重要的是要發揮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的作用,其中,發揮政府投資帶頭作用必不可少。圍繞穩增長,通過政府投資帶動企業投資,帶動就業、消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不僅是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也是政府拉動投資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

          “地方政府專項債對于地方為主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金保障,這幾年圍繞穩增長方面,相關的資金安排力度,始終比較大。但是過去兩年,由于項目儲備不足等多種原因影響,這些資金的使用情況不盡如人意,結轉結余數量比較多。”張立群表示,這次國常會要求地方政府抓緊發行專項債資金,此舉與去年政治局會議強調的“盡快見到實物工作量”目標緊密呼應,也是對黨中央相關決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落實舉措。

          “在這些措施的作用下,預計今年各地抓重大項目建設的活動會顯著升溫,相關資金的使用進度會顯著加快,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也將持續回升。”張立群說。

          溫彬表示,今年提前下達了專項債務限額,提前形成專項債券項目準備清單,這些舉措都有助于專項債券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發揮穩投資和穩增長的作用。當前,部分重大項目已經開工或蓄勢待發,基建投資增長預計迎來“開門紅”,在全年托底經濟中有望產生明顯成效。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