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穩中向好 抗壓前行——透視當前中國經濟"時"與"勢"
          • 2021年09月01日來源:新華網 作者:魏玉坤、董雪

          提要:“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外部不確定性加大和國內疫情、汛情等多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實施宏觀政策,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為世界經濟注入正能量。

          連續18個月站上“榮枯線”!

          31日,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出爐,50.1%的數據繼續位于50%的“榮枯線”以上。面對世紀疫情沖擊,這一先行指標持續釋放經濟運行積極信號,制造業總體保持擴張態勢,彰顯中國經濟復蘇向好的強大韌性。

          “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外部不確定性加大和國內疫情、汛情等多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實施宏觀政策,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為世界經濟注入正能量。

          穩住基本盤,中國經濟引領全球復蘇

          浙江傳化化學大江東生產基地,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半成品合成、出料、包裝一氣呵成,一批批有機硅成品被打包整齊,即將被陸續運往國外。

          面對錯綜復雜的內外部發展環境,傳化化學迎難而上,加快推進智慧轉型,提升生產效率,深度應用納米等新技術,重點開發綠色工藝和綠色產品,帶動業績保持穩步增長。7月份,基地有機硅產量同比增長28.5%。

          保持戰略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十四五”新開局邁出穩健步伐。

          今年以來,我國主要經濟指標保持穩定增長,經濟運行穩中加固,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三駕馬車”運行平穩——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7%;前7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0.7%,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4.5%。

          生產形勢穩中向好——夏糧今年增產2.1%,早稻增產2.7%;前7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

          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前7個月,全國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2%,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6%,均低于宏觀調控預期目標。

          發展質量效益提升——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8.4%,處于近年來較高水平;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

          穩健開局來之不易,根本上得益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領航掌舵。

          宏觀政策不搞“急轉彎”,落實落細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綜合施策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高漲,及時啟動中央收儲緩解豬肉價格持續下跌……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固本培元,穩定預期,推動經濟在恢復中達到更高水平均衡。

          近期,國際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前不久,世界銀行將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到8.5%。

          《俄羅斯報》網站認為,全球經濟增長主要得益于少數幾個主要經濟體的強勁復蘇。中國是引領世界經濟增長的“可靠火車頭”之一。

          迎難而上,新理念引領開新局

          不可否認,穩中加固的同時,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不少挑戰,一些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

          7月當月,消費、投資等部分國民經濟指標增速略有下降,引發外界一些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擔憂。

          “衡量經濟表現要看長周期?!北本┐髮W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說,考慮到基數效應,結合去年和今年以兩年為周期觀察更加客觀,兩年平均表現中國發展依然優勢明顯。

          看經濟大勢,不能只看短期之“形”,更要看長期之“勢”。

          客觀辯證分析,國民經濟主要指標仍在合理區間,穩中向好勢頭依然不減——

          看經濟增速——受基數影響,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高達18.3%,二季度雖有所回落,但兩年平均增長5.5%,高于一季度5%的增速水平;

          看主要指標增速——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雖比6月回落3.6個百分點,但8.5%的增幅仍延續恢復態勢;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略升,但低于2020年和2019年同期水平……

          看經濟大勢,不能只盯著經濟指標增速,更要看經濟發展質量。

          統籌安排低效和過剩產能退出,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上馬;堅持“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采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稅等創新支持政策,加大“雙創”力度……

          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在變局中勇開新局,沿著高質量發展道路穩健前行。

          “綜合來看,下半年,我國經濟仍會保持穩定恢復態勢,主要宏觀指標會保持在合理區間,發展質量會繼續提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說。

          國內生產總值超百萬億元、經濟總量占世界總量17%以上,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超4億中等收入群體……厚實的“家底”,使外生沖擊難以動搖中國經濟的堅實基礎,支撐中國經濟健康發展。

          銳意改革開放,新格局引領新征程

          7月底,保時捷、歐萊雅集團等多家跨國公司齊聚上海,簽約投資總額為58.5億美元的60個外資項目,其中不少為全新業務、全新業態、全球首店。

          在全球跨境投資遇冷的當下,中國依舊是外商投資熱土。繼去年實際使用外資逆勢增長6.2%之后,今年前7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5.5%。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驚濤駭浪中增強生存力、競爭力,中國持續深化改革開放,打響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攻堅戰、持久戰。

          對標更高標準、更高規則,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高質量高標準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進一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放寬外商投資準入門檻;自貿試驗區再度“擴圍”,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盡早生效實施……

          開放向高水平邁進,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聚焦高水平自立自強,全面深化改革——

          審議通過《關于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的意見》《關于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加強戰略和應急物資儲備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見》《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30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釋放持續全面深化改革信號。

          進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支持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今年以來,改革向深水區挺進,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制度支撐。

          鞏固強化超大國內市場,釋放內需潛力——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持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不斷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在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全力打造消費升級新高地……

          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擴大居民消費,提升消費層次,推動形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雄厚支撐。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浙江嘉興,100年前南湖紅船在此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的第一步,如今,浙江正先行先試為全國實現共同富裕探路。

          站在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更加堅信:以高質量發展啟新程,邁準邁穩“十四五”開局第一步,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經濟必將在新征程上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