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家A股公司擬中期派現超720億元
- 2025年08月12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多家公司提到,大額分紅是考慮到公司盈利能力以及回報投資者。例如,中國移動提到,分紅是為更好地回饋股東、共享發展成果,公司充分考慮盈利能力、現金流狀況及未來發展需要;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關系記錄表中提到,中期分紅使投資者更加關注公司的成長空間、持續盈利能力和穩定現金流。
近日,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披露,多家上市公司在披露上半年業績的同時,發布了大額分紅方案。據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統計,截至8月11日17時記者發稿,有58家上市公司發布中期分紅方案,其中44家擬進行現金分紅,擬現金分紅金額合計超720億元。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期分紅逐漸成為新風向,這反映出上市公司對自身經營狀況的自信以及對股東回報的重視。這種具備穩定性與可預期性的回報機制,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通過持續兌現的收益承諾筑牢市場信心。
大手筆分紅頻現
具體來看,在擬進行中期分紅的上市公司中,大手筆分紅頻現,且多為凈利潤增長顯著的企業。其中,中國移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藏格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藏格礦業”)等公司擬分紅金額居前。
中國移動2025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3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42億元,同比增長5%。公司決定2025年中期派息每股人民幣2.5025元(含稅);擬派發的中期股息以2025年6月30日匯率折算約合540.83億元。
寧德時代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約1788.86億元,同比增長7.2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304.85億元,同比增長33.33%。公司擬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15%,即45.73億元作為分配額實施現金分紅,以可參與分配的股本45.37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7元。
藏格礦業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00億元,同比增長38.8%,公司計劃以15.69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0元,合計現金分紅金額約15.69億元。
多家公司提到,大額分紅是考慮到公司盈利能力以及回報投資者。例如,中國移動提到,分紅是為更好地回饋股東、共享發展成果,公司充分考慮盈利能力、現金流狀況及未來發展需要;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關系記錄表中提到,中期分紅使投資者更加關注公司的成長空間、持續盈利能力和穩定現金流。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額分紅直接體現企業盈利與可持續發展能力,既彰顯龍頭企業對投資者的誠意與責任,也樹立了“盈利即回饋”的標桿。
“以‘真金白銀’回報股東,不僅能增強投資者對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信心,更能引導更多企業重視分紅、規范分紅,推動市場從‘重融資’向‘融資與回報并重’轉變。”洪勇說。
一年多次分紅成趨勢
除了大手筆分紅頻現外,一年多次分紅已成顯著趨勢。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2024年共有713家上市公司發布2024年一季度及中期分紅方案,比2023年的183家增長了289.62%。2025年這一趨勢延續,截至8月11日已有356家上市公司披露分紅預案(含一季度及中期)。
政策端積極推動上市公司實施多次分紅。新“國九條”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提出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的政策導向,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2025年2月份,證監會主席吳清在《求是》雜志發表署名文章提出,倡導注銷式回購,引導盈利和現金流穩定的企業增加分紅頻次、提高分紅水平,著力提升投資者回報。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灣區低空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從企業自身來看,經濟復蘇帶動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與現金流改善,尤其是對于龍頭企業而言,有充足資金支撐分紅。同時,一年多次分紅可增強投資者信心、穩定股價。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武澤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年多次分紅反映股東回報機制精細化,通過縮短分紅周期降低投資者收益波動,契合居民理財從“賺價差”轉向“收股息”的趨勢。
“在大市值公司與行業龍頭一年多次分紅的引領下,A股分紅正涌現多重新趨勢,新興產業相關公司在加大研發投入的同時兼顧股東回報,一年多次分紅的企業持續增多。”北京科方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A股上市公司正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與回報雙提升的新軌道。”北京智帆海岸營銷顧問有限責任公司首席顧問梁振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市值占比持續提升,現金分紅常態化優化了投資者回報機制,回購與增持催生市場新生態,多重趨勢疊加,將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能。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