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配送車”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
- 2025年02月10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個“無人配送車”國際標準的發布具有多重意義。首先,該標準有利于無人配送車零部件供應商按照統一標準進行生產;其次,為整車制造商提供了明確的設計和生產依據,提高產品研發和上市進程;最后,推動市場需求增長,促進產業鏈繁榮發展。
近日,由我國牽頭制定的電氣運輸設備領域首個載物國際標準《電氣運輸設備 第3-2部分:載物電氣運輸設備移動性能測試方法》(IEC 63281-3-2)正式發布。
上述標準的發布,旨在為應用于室內外場景的各類載物電氣運輸設備(以下簡稱“無人配送車”)建立統一的測試評估依據。該標準的發布將成為國際無人配送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進一步促進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應用。
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個“無人配送車”國際標準的發布具有多重意義。首先,該標準有利于無人配送車零部件供應商按照統一標準進行生產;其次,為整車制造商提供了明確的設計和生產依據,提高產品研發和上市進程;最后,推動市場需求增長,促進產業鏈繁榮發展。
市場規模有望快速增長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無人配送市場規模約為65億元。2025年,這一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70億元。
近年來,無人配送車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實現規模化應用。這些城市陸續發布了無人配送車相關管理細則,并開展了基于L4、L5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示范區運營,規劃了特定的測試道路與場景。此外,多個城市陸續開放了大容量無人配送車的行駛權限。
頂層設計方面,2024年11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提出,推廣無人車、無人船、無人機、無人倉以及無人裝卸等技術裝備,加強倉配運智能一體化、數字孿生等技術應用,創新規模化應用場景。
此外,交通運輸部等十三部門于2024年5月份聯合印發的《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明確,支持郵政快遞企業淘汰更新一批運輸和末端配送車輛。鼓勵企業在符合要求地區大規模使用新能源無人配送車,提升郵件快件中轉效率。
多家科技公司已布局
《證券日報》記者觀察到,近年來,國內多家專注于無人配送領域的科技公司正積極布局。這些公司的業務范圍已從室內配送擴展到室外配送,再延伸至封閉園區和城市運輸。
國家郵政局近日對2020年度認定的24家郵政行業技術研發中心開展復核工作。根據發布的《2020年度郵政行業技術研發中心復核通過名單》,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郵政行業無人駕駛技術研發中心”通過復核,并更名為“國家郵政局無人駕駛技術研發中心”。該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顯示,公司成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獲得“無人駕駛技術研發中心”資質的企業。此外,該公司的無人配送車近日還獲得了紹興、德清、長沙、成都等多個城市的專用牌照。
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近日發布了新一代無人物流車Robovan W5。該車型憑借自研的L4級無人駕駛技術、全場景適應能力、長續航大載重以及車端、云端與運營端一站式部署的優勢,能夠為快遞、城市配送和各類點對點物流場景提供高質量、高性價比的無人配送解決方案。
北京斯年智駕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公司中標了“山東港口威海港國際客滾船艙內無人駕駛技術研發采購項目”,進一步拓展了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場景。
盡管自動駕駛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仍面臨諸多挑戰。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人配送車在復雜路況下的精準感知和決策能力仍有待提升,部分人群對其安全性也存在擔憂。這要求產業鏈相關企業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人工智能、傳感器等關鍵技術的突破,以應對未來更復雜的應用場景。總體來看,隨著國際標準的發布、政策支持的加碼以及企業積極布局,無人配送車相關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