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滬市公司搶占發展制高點 謀篇未來產業
- 2025年03月11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隨著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進步,近年來多款對標國際領先水平的疫苗及新藥獲批,標志著新質生產力快速轉化,行業更是迎來了黃金發展期。”全國政協委員、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朱濤表示,放眼未來,公司將一如既往地保持研發創新的先進性,圍繞公共衛生防控痛點布局管線,進一步開發國際市場,對標國際標準,提高中國疫苗的國際認可度及競爭力。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
近年來,隨著未來產業發展被多次納入經濟發展重要議題,其戰略地位愈發凸顯。
2024年1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未來產業技術創新、產業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發展,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規模穩步提升;到2027年,未來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部分領域實現全球引領。這為各地發展未來產業提供了明確指引,促使各地紛紛結合自身優勢,在這片新藍海中積極探索。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合肥、濟南、常州、南京、廣州、成都、蘇州等城市對培育壯大未來產業進行明確部署。
從相同點來看,各地都注重政府投入,加強規劃引導,推動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結合。例如,今年1月份,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共同指導,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地中心”)與張江集團共同主辦的國地中心具身智能訓練場正式啟用,為具身智能產業提供數據和測試基礎。
與此同時,各地在未來產業的區域布局上各有側重,致力于打造差異化發展路徑。例如,北京憑借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基礎研究等方面發力,推動原始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上海依托完備的金融體系和先進制造業基礎,聚焦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未來產業關鍵領域,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與產業化;深圳以其活躍的創新氛圍和市場化機制,在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領域持續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潮流。
在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看來,在政策引導和支持下,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已從初步培育階段,逐步進入到產業化發展新階段。因此,也意味著未來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將通過更大規模的資源投入和更精準的政策扶持,推動這些產業實現跨越式增長,加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面對未來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以下簡稱“滬市”)企業也在積極行動,紛紛通過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戰略合作、布局產業鏈上下游等方式,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
例如,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平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機械制造事業部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胡中輝表示:“公司將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與制造全過程的深度融合,積極探索未來制造模式,帶動產業模式與企業形態變革,持續提升智能工廠的核心競爭力、創新引領力。”
“隨著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進步,近年來多款對標國際領先水平的疫苗及新藥獲批,標志著新質生產力快速轉化,行業更是迎來了黃金發展期。”全國政協委員、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朱濤表示,放眼未來,公司將一如既往地保持研發創新的先進性,圍繞公共衛生防控痛點布局管線,進一步開發國際市場,對標國際標準,提高中國疫苗的國際認可度及競爭力。
此外,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張國強表示,公司將繼續深耕氫能產業,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一道,充分利用氫能產業政策及環境優勢,緊抓發展機遇,創新發展思路,爭取實現原創性、引領性的技術突破,努力形成一批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產業創新成果,與產業伙伴共同推動中國氫能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為“雙碳”目標實現、帶動產業升級、塑造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探路領航。
展望未來,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與引導下,滬市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將持續發揮創新活力,通過多元方式不斷加大在未來產業的探索實踐,在實現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