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2024年我國授權發明專利104.5萬件 更多專利走向產業鏈
          • 2025年01月16日來源:人民日報

          提要:截至2024年底,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75.6萬件。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97.8萬件,同比增長18.8%。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4件,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預期目標。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到49.7萬家,較上年同期增加6.9萬家。

          1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知識產權工作進展。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2024年,我國共授權發明專利104.5萬件,同比增長13.5%;全年注冊商標478.1萬件,同比增長9.1%;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發證1.1萬件。

          截至2024年底,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75.6萬件。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97.8萬件,同比增長18.8%。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4件,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預期目標。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到49.7萬家,較上年同期增加6.9萬家。

          2024年,我國申請人提交的PCT國際專利申請、海牙體系外觀設計申請、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均穩居世界前列。其中,通過海牙協定提交外觀設計國際申請4868項,同比增長29.5%,躍居全球第一位。胡文輝介紹,我國高價值發明專利中有13萬件同時在海外獲得授權,較“十三五”末增長近一倍;涉及1.6萬家創新主體,較“十三五”末增長6700余家,更多創新主體更加注重借助知識產權開拓國際市場,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

          更多專利走出“實驗室”,走向“產業鏈”。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介紹,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134.9萬件存量專利完成盤點,組織45萬家企業進行精準對接和匹配推送。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專利密集型產品認定等工作不斷推進,取得了良好成效。

          截至2024年底,我國國內企業有效發明專利超過350萬件,占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73.7%,較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國內企業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連續5年保持穩步增長,2024年,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達到53.3%,創新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企業創新活躍的同時,轉化運用能力也持續提升。”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負責人梁心新說,近年來,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在專利產業化方面表現亮眼,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專利轉化運用效益突出。數據還顯示,我國近五成企業專利權人已開展或計劃開展綠色技術創新。

          產權保護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總數達124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分中心達到80家。2024年,知識產權系統共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案件7.2萬件,指導知識產權糾紛調解組織受理調解案件近14萬件。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提升至82.36分,再創新高。

          “目前,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縮短至15.5個月,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月,均達到相同審查制度下國際領先水平。發明專利審查結案準確率達到95.2%,商標審查、異議、評審抽檢合格率均在97%以上。”胡文輝介紹。

          截至2024年底,我國累計認定地理標志產品2544個。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經營主體總數近3.3萬家,地理標志產品直接產值超過9600億元,連續多年穩定增長。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郭雯表示,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持續推進地理標志高標準管理,深入實施地理標志統一認定制度,加快實現地理標志產品認定和商標注冊統一入口、統一出口。加強地理標志保護與文化旅游、“老字號”、“非遺”等領域融合發展,為地理標志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