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財經觀察>正文內容
          • 短劇當道、出海加速 文化傳媒行業迎風起舞
          • 2025年01月11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短劇對影視產業鏈進行了重塑。從內容到平臺,大量海外微短劇均由國內企業或國內企業開設的海外公司主導,中國影視產業鏈奠定了海外微短劇行業邏輯。”檸萌影視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周元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024年底,劇集《九重紫》躋身騰訊視頻爆款俱樂部。該劇導演是曾執導過多部熱門短劇的曾慶杰,于是,“短劇導演整頓長劇”成為熱議話題。

          “短劇對影視產業鏈進行了重塑。從內容到平臺,大量海外微短劇均由國內企業或國內企業開設的海外公司主導,中國影視產業鏈奠定了海外微短劇行業邏輯。”檸萌影視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周元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024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已超越年度電影票房。中文在線、博納影業、檸萌影視等多家上市公司積極擁抱短劇。展望未來,多位影視行業人士表示,科技與內容依然是永恒的主題,出海有望為行業帶來新的機遇。

          微短劇正當道

          近兩年,無論是在橫店影視旗下橫店影視基地等傳統影視劇拍攝片場,還是在杭州臨影廠等新興短劇聚集地內,短劇拍攝劇組絡繹不絕,熱門場景被爭相搶用,一部部優質微短劇陸續在多個平臺上線。

          美高互娛負責人何涵韜介紹,在浙江衢州美高短劇超級工廠內,短劇產業實現了“空手進成品出”的全產業鏈服務閉環。超級工廠采取“劇本創作+影視拍攝+后期制作+投流發行”的一站式模式。同時,工廠設有專項拍攝基金和投流發行基金,投資優秀內容團隊和項目。

          “2025年,我們預計產出1000部短劇。”何涵韜說。

          微短劇正在以優質的內容、成熟的商業模式、快速的變現路徑搶占觀眾的碎片時間。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發布的《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微短劇用戶規模已達到5.76億人,超越網絡外賣、網絡文學、網約車和網絡音頻等多類基礎數字服務,成為數字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DataEye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504億元,同比增長35%;而2024年,我國電影票房為425.02億元。

          在商業模式上,微短劇行業逐步從以IAP(付費)為主,向IAP與IAA(對用戶免費,通過廣告變現)并重轉型。通過不斷挖掘B端價值潛力,積極探索以廣告營銷為主的多元化變現模式,而端原生作為短劇的第三種商業模式則逐步被更多企業所采用。近期,快手上線“付費短劇會員”產品功能,進一步優化用戶觀劇體驗,提升用戶黏性。

          2024年1月,廣電總局啟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截至年底,該創作計劃已發布162部推薦劇目。作品題材取景地涉及31個省級行政區,賦能文旅發展。

          多領域企業、明星及各大品牌紛紛入局微短劇。華策影視、博納影業等傳統影視公司紛紛開辟微短劇賽道,騰訊、優酷等長視頻平臺加速布局微短劇。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字節跳動旗下免費短劇App紅果短劇成為首款月活躍用戶數破億的短劇應用。專家認為,字節對于短劇市場的布局野心不止免費短劇,根植于抖音平臺的端原生短劇,可以看作其對付費模式的謹慎試探。

          內容依舊為王

          微短劇不只在小屏上收獲流量,也在大屏上帶來“留量”。

          據中國視聽大數據(CVB)統計,截至2024年11月,已有30余部微短劇在全國省級衛視播出,收視規模超5億戶次,千萬級別觀眾規模劇片占比48.3%。微短劇收視總時長占比是其播出時長占比的1.2倍,觀眾收視需求旺盛。

          近兩年來,檸萌影視在短劇業務上收獲頗豐。其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多部劇上線后C端充值金額突破2000萬元。“我們在用傳統影視公司的精品制作思路制作短劇,從劇本的選題到開發到制作,都是我們自己的團隊來做。”周元說。

          2024年我國電影市場上,年初的《熱辣滾燙》掀起了女性主義電影的風潮,年底的《雄獅少年2》再次帶來國產動畫電影的新沖擊。劇集市場上,《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講述一代人在改革開放浪潮中的奮進拼搏,《慶余年第二季》《墨雨云間》等古裝劇連續霸榜,《我是刑警》《獵罪圖鑒2》等懸疑刑偵劇引發熱議。

          雖然包括中視傳媒在內的多家傳統傳媒公司2024年三季報表現不佳,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擁有充足儲備的公司有望迎來業績修復。而儲備的關鍵,依然在于內容。截至發稿,已有《蛟龍行動》《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哪吒之魔童鬧海》《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唐探1900》《熊出沒·重啟未來》等多部影片定檔2025年電影春節檔,出品發行方包括中國電影、光線傳媒、北京文化、萬達電影等。

          在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看來,要把內容作為志業。他認為實現行業健康發展需要三個關鍵因素:一是轉變增長方式,給行業提供更多確定性;二是培育行業的創作熱情;三是技術變革時刻,尋找下一時代發力點。

          政策暖風為文化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近期,《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明確修改《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刪去“設立電視劇制作單位審批”的相關條款。這意味著更多企業有機會參與電視劇制作,為行業注入新鮮血液,促進市場競爭,加速行業創新步伐。

          融合方能提質

          2024年,作為放映終端的影院也在升級迭代。隨著電影市場復蘇,影院現金流好轉,專家預計未來幾年將迎來影院放映設備升級換代的高峰。

          “電影是通過技術來實現表達、呈現和傳播的,技術變革在電影領域的應用是最活躍、最豐富的。當這些應用達到一定普及度時,就形成電影行業的新質生產力。”中國電影董事長傅若清表示,在電影呈現和傳播方面,CINITY高格式電影技術無疑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

          2023年,上海電影與顯示巨頭京東方簽署了合作協議。上海電影總經理戴運對記者表示,未來將樹立“電影+科技”的新范式、新標準和新模式。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博士生導師、上海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劉海波認為,觀眾對文化消費的需求是超越娛樂性的,更希望具有社交性、話題性。萬達電影董事長、總裁陳祉希表示,期待影院成為優質電影展映空間、理想生活觸達空間。

          “單純的影院經營很難去支撐一家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為此,我們布局第二增長曲線IP業務。”戴運介紹,公司通過進一步收購優質IP開發平臺上影元的股權,加強對大IP開發業務的布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發展首發經濟。開源證券研報認為,包含首演、首展、首賽及內容新品首發等領域的文化產業有望迎來新機遇。2024年底,上海開心麻花大三角劇場開出上海首店。依托上海西岸核心商圈優勢,該劇場以“戲劇+玩樂”的主題,打造兼具潮流時尚與文藝氣息的演藝新地標。

          文化與科技的結合也引發了無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文化產業與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融合在全球范圍內正迅速發展。不論是影視制作,還是游戲開發,AIGC已成為提升文化產業生產力水平的有力助手。”中文在線董事長童之磊說。

          2024年12月初,賈樟柯等9位導演利用快手可靈AI制作的短片上線。這是新技術對影視創作和制作邊界的積極探索,也讓AIGC技術深度參與影視內容生產的路線圖更加清晰。

          博納影業表示,公司已成立AI工作室進行相關技術探索,并繼續嘗試與影視制作的融合應用。專家預計,未來一至兩年,在AIGC領域有望落地影視工業級的生產工具,并將規模化應用。

          出海正在加速

          《中國短劇出海市場洞察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短劇在海外市場總收入已超過2.3億美元。微短劇在海外市場展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其中,美國市場下載量和應用收入在海外市場中占據首位。

          中文在線是短劇行業的先行者之一,在海外也有不俗的戰績。公司財報顯示,2024年三季度,公司海外短劇應用ReelShort合計凈流水6343萬美元,環比增長52%、同比增長327%;新推出海外短劇平臺Sereal+合計凈流水1345萬美元,環比增長153%。

          2024年上半年,檸萌影視上線了自己的海外短劇平臺。截至2024年8月27日,已累計上線5部海外短劇,同時還有多部海外短劇正在制作中。

          除了微短劇,中國大量文化產品也持續在海外“圈粉”。“中國是文化產品生產大國。很多優秀劇集、電影在海外深受好評。”周元說。

          2024年11月初,在國家電影局指導下,中影集團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在第45屆美國電影市場設立“中國電影聯合展臺”。55家國內優質電影機構組團出海,既考察海外項目,也向全球同行推薦中國影片。

          2024年11月,《斗羅大陸》《全職高手》等10部中國網絡文學作品正式被大英圖書館收錄,成為該館珍貴的館藏之一。自2022年以來,中國網文借閱量和在線閱讀量穩步增長,未來或有更多佳作走向世界。

          北京時間2024年12月13日,中國游戲科學公司出品的《黑神話:悟空》獲得2024游戲大選(TGA)“最佳動作游戲”和“玩家之聲”獎項。業內人士認為,科技進步顯著賦能國產游戲,彰顯優質文化傳播媒介的強大動能。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