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軟以多行業全流程應用場景 賦能央國企數字化轉型
- 2025年04月18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東軟已經全面實施解決方案智能化戰略,實現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與行業應用的深度融合,推出豐富的智能化、數據價值化、生態化和服務化的行業解決方案和賦能體,并從單一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轉變為客戶價值的創造者,攜手與行業客戶聯合創新應用場景,助力央國企在數字化轉型深水區穩健前行。
2025年4月,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中國央國企數字化平臺廠商圖譜及領導者實踐》(Doc#CHC52296525,2025年3月)報告,深度剖析央國企數字化轉型趨勢、市場競爭格局,梳理行業成功實踐。東軟入選中國央國企數字化平臺廠商圖譜并在多個領域被列為代表廠商之一,另有兩大標桿案例被遴選為行業最佳實踐。
競爭格局生變 東軟在多領域入圍廠商圖譜
IDC報告指出,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央國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重點。隨著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和進程逐漸深入,央國企紛紛選擇成立數字科技公司,搭建數字化生態平臺,轉型需求也從試點應用拓展至戰略性改革發展,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關鍵抓手,也是各行業領先建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向。
在央國企數字化轉型及數字化平臺建設方面,目前存在多類不同的服務廠商,形成多元化的競爭格局。東軟憑借在人工智能、數據平臺、低代碼等領域的數字化平臺建設能力,以及多行業、全流程的豐富應用場景,成功入選中國央國企數字化平臺廠商圖譜。
在數字化轉型領域,東軟通過軟件與服務、軟件與制造、軟件與各行各業的融合,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5G、物聯網等技術,為運營商、能源、金融、民航、交通、環保、智能制造等眾多領域的大型企業客戶提供差異化、場景化、智能化的產品與服務,助力企業實現人力、財務、資產、數據、安全、平臺等全面數字化轉型。
雙標桿案例解碼 釋放數字化動能
IDC認為,央國企普遍具有資產規模大、人員構成復雜、業務覆蓋范圍廣等特性,其數字化轉型工作具有高度的復雜性與系統性。
在報告中,IDC從算力運營、網絡升級、能源數字化、智能制造、業務整合等多個維度,深度解析成功實踐案例,為央國企提供具體場景的應用參考和實踐建議。
由東軟負責建設的某運營商子公司統一算力運營管理平臺、基于人工智能省級電力營銷業務稽查專家系統兩個項目成功入選了央國企數字化轉型的最佳實踐。
【實踐一】
某運營商子公司統一算力運營管理平臺
智能算力中樞 激活業務新引擎
該公司是某運營商集團面向互聯網領域成立,負責數字內容的產品提供、運營和服務的子公司。公司因業務發展的需要陸續在上海、北京等地建設了7個資源池,逐漸陷入數據孤島困局,造成管理效率日漸低下、資源調配不靈活等問題,無法滿足當前沉浸式體驗等低時延、高并發的業務發展需求。
在與東軟聯合打造的統一算力運營管理平臺上線后,該公司實現了多地數據中心及邊緣云資源的充分整合、精細化管理和智能化運維,資源申請和審批流程進一步優化,大幅提升了企業的資源利用率和管理效率。該平臺以7×24小時高可靠運行,100毫秒級響應時間,配合定期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機制,為客戶的業務穩定運行提供可靠保障。
在用戶側,該平臺統一了各類業務的交付入口,提供各類資源的申請與操作支持,更加方便用戶查看資源占用、使用率、成本費用等,大幅提升用戶的個人體驗和滿意度。
【實踐二】
基于人工智能省級電力營銷業務稽查專家系統
AI稽查慧眼 守護能源動脈
該省級電力公司營銷業務的數字化轉型起步較早,但原有的稽查體系高度依賴預設規則和人工經驗,導致異常數據篩選范圍模糊、無效數據冗余、問題根源難以定位等情況。
例如,在復雜的電力業務場景中,設定的規則會產生大量誤報,使得稽查人員難以發現違規用電的情況,人工復核不僅耗時耗力,更是難以捕捉深層異常,嚴重制約稽查效能。
東軟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對該電力公司過去3-5年內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構建了440個用戶用電行為特征,訓練30多個人工智能模型,實時發現隱性業務異常,再通過智能分析并識別相近歷史案例,為稽查人員提供處理建議。
項目建成后,該電力公司的用電異常識別準確率由之前的4%提升到53%,大幅減少了現場排查空跑的次數,降低了現場排查成本。僅以稽查電價執行不規范為例,2024年,協助客戶追回經濟損失達上千萬元。
東軟已經全面實施解決方案智能化戰略,實現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與行業應用的深度融合,推出豐富的智能化、數據價值化、生態化和服務化的行業解決方案和賦能體,并從單一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轉變為客戶價值的創造者,攜手與行業客戶聯合創新應用場景,助力央國企在數字化轉型深水區穩健前行。